在中国古代,墓室的构造一般不外乎土筑、石构、木构和砖构几种。人们之所以用土、石、木、砖这些物质构筑墓室是因为它们较为普遍地存在。人们使用哪些材料来修筑墓室首先主要是受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其次则是造墓时的工具、材料来源和人们的观念上的差别。随着社会的发展,构筑墓室的材料也逐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自然到人工,有一个不断递进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在人类早期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限制,适用这种需要的自然是取材简单、建造方便、节力省时的土筑墓室了。土筑墓室因其简单易行,取材广泛、建造方便,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减轻财力、物力、人力的负担,因而它一经产生就被广泛而又长期使用。它一直沿用到西汉时期,在我国存在时间达八九千年之久。 石构墓室的起源也比较早,但它比起土筑墓室来则稍晚一点。石构墓室一经出现就广为流行,因为石块也是取之于大自然的一种普通物质材料,耐用既坚固又不腐蚀,是一种较好的自然天成的建筑材料。所以,世界许多民族都将它作为一种建筑坟墓的材料。但是,石头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使用起来就有一个运输、加工、堆砌的问题,它还不能像土壤那样直接使用,运用它还得运用一定的人力,付出一定的代价;这样,除非在产石地区,一般的平民百姓是难以用上的,所以,石构墓室尽管许多地方都流行,但并不是说它是十分普及的。石构墓室在西汉时期已被修建得异常的规范和富丽堂皇了。从西汉中期开始,石构墓室开始由人工垒筑向人工就山开凿发展。但是由于它毕竟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更多的还是上山采石,用以建造独立的石室墓,其中又以画像石墓最有特点。石墓尽管有许多好处,但由于它从开采石头、运输石料、加工石块、叠砌石壁等各项工作来看,所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是相当多的,建造起来并非易事,亦非平民右姓所建造得起的。所以到了东汉以后便日见减少。到东晋南朝时代,只有在云南、贵州等多石富的地区较流行外,全国其它地区已很少出现。 但是,由于石室墓确实稳固坚实,经久不腐,且结构宏伟,形象敦厚庄重,很适用于追求"不朽"、显示权威财富和妄图万世一系威仪天下的帝王修建陵墓;所以在唐以后的历代帝王和官僚大地主仍然喜欢采用石料筑墓,即使不用石料筑墓也要在自己的墓地上采用石料来进行墓地建筑。 木构墓室起源于先秦时期流行于南方楚地的木椁墓,但是典型而又完善的木构墓室主要见于汉代。两汉时代流行的被称为"黄肠题凑"葬制的墓室就是极典型的木构墓室形制。"黄肠题凑"葬制起源于周代,至两汉时代最盛。它是一种专门为上层统治者死后而设置的特殊葬制。所谓"黄肠"系指墓葬所用的材料及其颜色(即柏木黄心);所谓"题凑"系指墓葬的形式和结构(木头皆内向)。 据史籍记载,这种葬制最初只被称为"题凑","黄肠题凑"的名称至汉代中期时才出现。采用"黄肠题凑"葬制的划定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其题凑木与椁壁板呈垂直方向垒砌于椁室四周,木头皆内向,所耗木材数量很多。所以,这种葬制只能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专利。由于木材易于腐朽和烧毁,加上造价昂贵,所以不但使用不广,而且很快就退出历史舞台,只是在东汉时期作为象征意义出现了以石头代木材的"黄肠石墓"。这种"黄肠石墓"既可以看成为木构墓室的衍变,更可以将它看成在石构墓室的一种形式。 砖构墓室出现在战国时代,这比我国砖的烧造历史晚了几百年。到了西汉时代,砖构墓室在中原地区不断发展,并逐渐取代了土筑墓室而占主导地位,在此之后长盛不衰,且在结构上日益翻新求变,成为最富于变化也是最复杂的墓室。魏晋南北朝时期,砖构墓室相当的普遍,一些大型墓葬砌造复杂。这个时期还生产了专门为修建墓室而制造的墓砖,这些砖块上往往还带有文字,其内容包括造砖或造墓的帝王年号、时间、造砖者姓氏、官职等;说明这是砖室墓大发展时期。晚唐五代时期的砖构墓室又逐渐向仿木建筑发展。到了宋代,就出现了仿木结构的砖室壁画墓。辽代的砖室墓平面一般成六角或八角形。 不论是哪种材料构筑的墓室,都需要较高的建造技术并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在墓室修造过程中人们必须考虑下面两种因素:一是必须符合人们"事死如生"的观念和要求,要极力模仿死者生前的居室结构、布置情况,要在有限的空间给墓主人提供在阴间活动所必需的场所和用品;二是必须具有一定的防潮、防压、防腐、防蛀和防虫兽啃咬、地表植物根基的穿透以及盗墓人的挖掘等各种能力。所以必需对墓室及其用料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 我们的先人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创造:比如,在战国时的楚国墓葬的椁室四周常用木炭和青膏填实,以达密封防腐目的;有些墓葬在青膏泥填土中又加铺一层重石板,更增加了防盗的功能。搞压是建筑在地下的墓室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墓室的搞压能力,中国古代砖构墓室顶部往往砌成券顶、穹窿顶或拱顶。而六朝时的墓壁还往往向外拱,平面几成椭圆形。防水也是墓室尤其是建造在南方的划定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一些墓室在其四周挖了排水沟,沟内铺鹅卵石以利于水的渗排。有些墓室排水系统相当地科学完备,不但在墓室底部四壁沿边和墓底中部挖排水沟,在墓道下也挖了排水沟,与墓沟道相通,极利于排除墓内积水。南方由于阴雨天气较多,形成土壤湿润的特点,所以,修建排水沟就成为古代南方墓葬构造的一大特点。
汉代墓葬结构
先秦两汉文献讨论墓葬制度时通常有二方面的重点,一是有关墓葬制度发展,一是墓葬制度的等级问题。
前者可以藉由墓葬的建筑形制讨论社会对死后世界的观念,而后者则是说明墓葬可以反映出社会阶级为基础的丧葬礼仪。
曾子曾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不但是他个人的期望,也可以反映丧葬之礼在当时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中国史上重视丧葬的情况,至少从那些商王大墓的存在已经可以窥知端倪。到了春秋,大墓及丧礼制度的出现都可作为那个社会中人们对於葬礼重视的象徵。
到了战国,虽然也有一些薄葬的言论出现,但这些主张却恰好说明厚葬是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这并非说所有考古发掘得到的墓葬均为厚葬。而是说,一般人即使实际没有能力实行厚葬,仍然会有一种要求厚葬的企望,这正说明战国以来,普通墓葬会高级身分所使用的陶礼器陪葬品的重要原因。
竖穴墓与砖室墓基本结构与辨识方式
在整个汉帝国或汉文化圈之内,墓葬形制大约可分为主流与旁支两类。主流墓葬形制,是继承先秦以来的竖穴木椁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发展出来的横穴砖室墓,是汉代墓葬普遍形制。
支流方面,则如四川的崖墓、山东的石板墓、东北地区的贝墓等,属於具有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制,因此其特殊性高,较不普及。因此,为了帮助读者对汉代墓葬基本结构有所认识,以下我们将挑取主流墓葬形制中的竖穴木椁墓及砖室墓作详细介绍。
竖穴木椁墓
汉代竖穴木椁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椁墓相同,即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圹,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
椁室之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板结合方式以凹槽榫卯为主。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之空间,以放置棺木及随葬品。
棺木之形状,仍以长方箱形为主,亦有头部较宽之例,至於现代普遍使用的弧形棺盖则极为少见。棺板之结合以榫卯或棺钉为之。
椁室之外,填土亦有各种类型,大抵为防潮而设者有白膏泥及木炭,少数墓底有排水设施。而在挖掘墓室时为方便,其墓坑口通常呈斗形。另外在楚文化影响区内,墓道为相当普遍的墓葬设置之一,可能是为施工方便而设,与墓主身分之高低并无绝对之关系。
砖室墓之型制与起源
典型砖室墓的建造,基本上乃先由地面向下掘一竖坑,在竖坑底部横开一穴,再在此横穴中以块砌成墓室,置棺其中。有些砖室墓筑有斜坡墓道,也有的砖室即筑於竖穴之底部,不再开横穴由於使用砖块砌法的不同,砖室墓的墓可以发展成相当复杂的形式。
值得说明的是砖室墓的墓葬形式并非突然出现於西汉中期,其源头也许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山西、陕西地区所使用的土洞墓习俗。
土洞墓的洞穴形制其实与砖室墓的横穴概念相似,即由地面向下开掘一竖穴墓道,到底部之后,再向旁边横挖一洞穴,最初做为放置随葬品之用的龛室,后来逐渐扩大,成为放置棺木之墓室。不过战国时期的洞穴为宽浅洞,到后来才转变为深长洞。
另外,在战国晚期河南地区还出现一种竖穴空心砖椁墓。这种墓穴的构造基本与竖穴木椁墓相同,唯木椁的部分转由大型长方空心砖砌成的椁室所代替,砖椁内仍置木棺。由此类墓的规模和随葬品看来,墓主的身分不可能太高,可能为低级官吏或士人。
结构转变的社会文化基础
汉代为我国古代墓葬方式发生大转变的时代。以来为墓葬主流的竖穴木椁土坑墓,在汉代转变为砖室墓。若我们相信一个汉人处理死者的方式基本上乃是根据一套固定的习俗,而这习俗也反映出社会中所普遍流行的价值观与宗教观,因此这习俗的变动也代表人们在某些信仰的想法上,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情况有了改变。
对於砖室墓的出现,我们可以从由砖块筑成之椁室要比木椁耐久这点讨论,使用砖筑墓是否来自於一种想要使墓室永远不朽的希望?但此种希望又为何起始於中较低阶层呢?有人主张这是由於当地缺乏木材,因而经济力量较差的人就用的砖来代替。
不论事实是否如此,至少我们从墓葬结构的转变推测,汉代的砖室墓很可能就是将竖穴砖椁墓的砖椁移置到洞室墓的。就如郑州出土的一批战国初年至初年墓葬中,依年代早晚顺序排列,最早为竖穴土坑,次为竖穴空心砖椁墓�9�6其次为土洞墓,再而为土洞空心砖椁墓,也就是横穴砖室墓,最后有狭长土洞,证明墓葬形制的发展是有其传承及脉络可循的。
地六火,天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