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神明自得的而怎样解释?

2024-12-30 15:05: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在这里的“而”用法是连词,表结果关系。

出自《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全文(节选)如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如下: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扩展资料:

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

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劝学

回答2:

先把句子成分补全。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出自《荀子·劝学》
“而”在这里作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略同于现代汉语的:于是;就。
“积善成德”是条件,“神明自得”是结果。(只要)“积善成德”(就)会“神明自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是:只要长期做到积小善为大德的话,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智慧。
《劝学》之所以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它大量使用逻辑推理有关。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都是条件与结果的承接,再依此推导出“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结论,让“劝学”之论无以辩驳。

回答3:

神明自得:就是自己本具的灵性智慧自然而然就显发出来了

回答4: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就是说,好的习惯成自然后使人自然明白天地自然的规律、做人做事的原则,所作不逾矩。其实就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翻版。

回答5:

见于荀子《劝学》。
前一句为“积善成德”,指一个人的德行靠的是一件一件的善事,一个一个的善念的累积。
当一个人长期“积善成德”之后,他就能放下对“自我”的执著,全方位地了解世界与人生,从而实现明本心见真性,达到“出神入化,天人合一”境界,即所谓“神明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