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有黄色网纹型、黄化型、紫红型、凋萎型、矮缩型、苗期出现病株,现蕾期达到第一个高峰,秋季是第二个高峰。
症状楼上讲的挺全面的。
综合防治措施 搞好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 消灭零星病田,改造重病田,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轮作倒茬5年以上,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用96%天达恶霉灵土壤消毒,或播种后覆膜前与除草剂混合喷雾。棉花生长发育期间叶面喷施“天达2116”,健康栽培管理,实施棉花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
发病初期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用“天达2116”50克+96%恶霉灵10克,兑水30千克,及时叶面喷雾,病株灌根时每株药液250毫克,是防治土传真菌性病害的特效药。
(1)黄色网纹型。
叶片叶脉先褪绿变黄,叶肉仍为绿色,形成黄色网状。
(2)黄化型。
叶片叶脉保持绿色,叶肉变黄,或叶脉、叶肉都变黄。褪绿叶片从叶子边缘向里发展,严重时叶缘枯焦。
(3)紫红型。
叶片上出现紫红斑,有时整个果枝或整株叶片全变紫红。发生在子叶上时常出现半边紫红状。
(4)半边黄。
病株叶片半边保持绿色,半边为黄化或黄网状,严重时枯焦脱落。
(5)皱缩型。
叶片变成深绿色,稍增厚,叶缘下卷,叶面为凹凸状。
(6)矮化型。
病株节间缩短,节与节之间形成一定角度,整株矮化,主茎呈S形折线。
(7)青枯型。
叶片萎蔫下垂,叶色不变,有时全株萎蔫,有时局部萎蔫,有时半边青枯。多出现在雨后突晴的天气,因而又称急性萎蔫型。内部解剖症状:病株主茎、枝条或叶柄剖开后可见黑色或黑褐色条纹,这是维管束变色所致。
棉花枯萎病症状:
棉花枯萎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它有多种表现,有黄化型、黄色网纹型、青枯型、皱缩型、紫红型等。苗期有皱缩型、半边黄化型、枯斑型、顶枯型、光秆型等。棉株遭受病菌侵染后突然失水,叶片变软下垂萎蔫,接着棉株青枯死亡,此为青枯型。黄化型大多从叶片边缘发病,局部或整叶变黄,最后叶片枯死或脱落,叶柄和茎部的导管部分变褐。黄色网纹型子叶或真叶叶脉褪绿变黄,叶肉仍保持绿色,病部出现网状斑纹,渐扩展成斑块,最后整叶萎蔫或脱落,该型是该病早期常见典型症状之一。皱缩型表现为叶片皱缩、增厚,叶色深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有时与其它症状同时出现。紫红型苗期遇低温,病叶局部或全部出现紫红色病斑,病部叶脉也呈现红褐色,叶片随之枯萎脱落,棉株死亡。半边黄化型棉株感病后只半边表现病态黄化枯萎,另半边生长正常。该病有时与黄萎病混合发生,症状更为复杂,表现为矮生枯萎或凋萎等,纵剖病茎可见木质部有深褐色条纹。
防治方法:
1.实行大面积轮作倒茬。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防病效果明显。
2.选用抗、耐病品种,精加工包衣棉种。枯萎病、黄萎病混合发生的地区,提倡选用兼抗枯萎病、黄萎病或耐病品种。
3.认真检疫,保护无病区。无病区的棉种不能从病区调运,防止枯萎病及黄萎病传入。
4.坚持连年清除病田的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就地烧毁,可减少菌源。
5.用农药防治时,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信息来自:《农村科技》2007.08
棉花枯萎病根据受害时期和严重程度,常见的症状类型有以下五种类型:
1.黄色网纹型:叶脉变黄,叶肉部分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全部呈黄色的网纹状。
2.紫红型:子叶和真叶变紫红色或出现紫红色斑块,略呈萎蔫状。
3.黄花型:子叶或真叶出现黄色或淡黄色斑块,随后逐渐变褐枯死。
4.青枯型:叶片急性失水,青枯萎蔫致死,有时仅半边植株青枯萎蔫。
5.皱缩型:植株节间缩短,株型矮小,叶片深绿变厚皱缩不平。
枯萎病株的共同特征:根、茎内部的导管变黑褐色
防治(control)
1.保护无病区(田): 植物检疫,不从病区调种,自选、自育无病良种,种子消毒处理。
2.消灭零星病区(田):拔除和销毁零星病株,对病株及其周围的土壤进行土壤处理。
3.控制轻病区(田):病田隔离,农具专用,棉花单收、单轧、不留种,病残就地烧毁,加强棉田管理, 实行水旱轮作。
4.改造重病区: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加强农业防治,合理控制水、肥,辅以化学防治
http://www.xjcotton.cn/news1/news_view.asp?newsid=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