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4岁时还不会讲话,这一点是确实的,他父母曾为此而担忧,并为他找过医生。 爱因斯坦一生说话一向比较慢,他往往低声重复刚说过的话。爱因斯坦10岁时,他的希腊文老师曾对他说:“您是学不出什么结果的。”如果相信这位老师的话,爱因斯坦就不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但我们不应停留在这评语上。 首先,小爱因斯坦的数学和物理成绩突出;此外,他用小提琴演奏莫扎特的奏鸣曲也是非常出色的。特别是他异乎寻常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他去探索书本以外的新知识,这是爱因斯坦品格中最关键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讲,爱因斯坦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人。他喜欢自学,他的家庭也鼓励他那样做。他的父亲和叔叔曾经营一家电器材料厂;他家的一位朋友给小爱因斯坦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书籍。13岁时,他接触到康德的哲学,非常惊奇地发现康德的哲学似乎很容易了解。 15岁时,电器材料厂遇到了困难,他的父母不得不迁往意大利,而爱因斯坦因为要参加中学毕业考试必须留在德国。这时,那位希腊文老师又尖刻地对他说:“您最好离开学校,由于您在班上,会影响了大家对我的尊敬。” 爱因斯坦并不是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只是他无法掩饰自己对老师教学方法的反感。 当时,爱因斯坦一心想去意大利与家人团聚,便离开了德国。由于学校注册时间已过,他就利用这段时间漫游了亚平宁半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父母请人给著名的苏黎世工学院院长写了一封信,为年轻的爱因斯坦说情,要求破格让他入学。当时规定参加入学考试必须年满18岁,可是爱因斯坦只有16岁半。结果他没有被录取。工学院院长爱尔索格建议他去阿隆的阿尔各维预备学校,这样可以使他以后能直接进入工学院。爱因斯坦对这所瑞士州立学校的教学非常满意。 1896年,爱因斯坦进了苏黎世工学院。他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学起来总是很勉强,曾直言不讳地说,不愿去上那些课。他经常去咖啡馆泡上一个下午,在那儿读书、做笔记。 爱因斯坦逃学时,他的同学马塞尔·戈斯曼——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则担负起两个人的学习“工作”。他如果没有做详细的课堂笔记,爱因斯坦就无法准备毕业考试。爱因斯坦也缺过被称为“数字界的莫扎特” 的闵可夫斯基的课,他的成果对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极重要。更为奇怪的是,爱因斯坦居然还缺过物理课。可是,他并没有荒废时间,逃学使他能集中精力研究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爱因斯坦后来回忆大学生活时说:“不管怎么样,您得往脑子里装那些别人要求您装的东西。这种强制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反感,以至毕业考试后,我有一年时间对科学问题产生厌恶情绪。” 大学毕业后,爱因斯坦又处于贫困之中,他必须马上找到工作。为了进大学任教——这是他学业结束后很自然的出路——他不得不去当助教。还是爱因斯坦的忠实朋友马塞尔·戈斯曼又一次帮他摆脱了困境。他为爱因斯坦找到了一个见习技术员的工作,这是一项待遇很低的工作。1905年,爱因斯坦就是在这样的工作中显露出他的才华:这一年他发表了历史上有名的三篇学术论文,《相对论》就是其中的一篇。
廉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