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镜怎么样

2025-01-03 20:34:4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还有人问这个问题?我记得我上高三时就已经被定性为骗局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3月11日 11:28 CCTV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访郑丽华:我是如何揭开OK镜黑幕?
OK镜是一种放入眼睛内部的医疗器械,通过使角膜变形来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OK镜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在美国至今没有被广泛应用,因为它的疗效还有待时间的检验。1998年这种产品进入中国,开始大范围销售,厂家称它为彻底告别近视的“神镜”。但这个神话却被东北牡丹江市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所打破,她的名字叫郑丽华。

郑丽华的官司终于在二审胜诉,如今这位下岗女工却成了民间诉讼代理人,帮别人打起
了OK镜的官司。今年元宵节一过,她就踏上了前往大连的火车,那里两位委托人和援助对象正等着她。同以往一样,这次碰头是郑丽华给她们送一份关键的证据来了。她们说有了郑丽华的帮助她们可以‘坐吃现成饭’。吃现成饭的并不只是她们两个,在郑丽华的家中,我们看到了从全国各地发来的求助信件,它们中有的是国家干部、老师、检察官甚至医生,其中一位浙江消费者在信里这样写着:如果没有你的案例,我一度想到去死。识字不多的家庭妇女郑丽华,显然已成为全国OK镜受害者们的重要参谋,甚至当大学生王湘的案子在没有律师敢接的情况下,她还出庭做了诉讼代理人:一点也不害怕,和给我自己孩子打官司一样,就全当吴湘是我自己的儿子,我为吴湘讨公道。

据说她在OK镜事件的法律研究,比一个专业的律师还要强、透彻。

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下岗女工变成人人放心的参谋和专家,这是因为郑丽华掌握了OK镜伤人的大量证据,它们足足装满了十大盒,而得到它们,郑丽华却付出了昂贵代价。

独生女儿赵玲是郑丽华夫妇的掌上明珠,从小赵玲就是个漂亮姑娘,但近视却给她带来了烦恼,1999年的一天赵玲在马路上接到了一份免费派发的广告,这个19岁女大学生的命运从此被改变了。这份广告上写着,美国视康眼科视学中心的高科技产品OK角膜接触镜能治近视,有效率高达95%,眼镜经销商是牡丹江机车医院。赵玲把广告交给了妈妈郑丽华,到机车医院了解情况之后,郑丽华花了2800元购买了一副OK镜。

为什么薄薄的一张广告纸,就那么放心把女儿的眼睛交给它?

郑丽华见到的是:国家医药管理局发给证件—美国高科技产品。她想的是:人民医院、白衣天使,它们不可能撒谎,不可能骗人。

但赵玲配带OK镜两个月后,右眼就感染上了罕见的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是穿透力最强的病菌,它能迅速穿透眼睛的角膜,严重者甚至要摘除眼球。郑丽华赶忙将女儿送到大连急救。赵玲的右眼保住了,却留下了病根,法医鉴定为九级伤残。郑丽华决定将配镜的机车医院告上法庭。

为了打赢这场官司,郑丽华开创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去图书馆查资料,第一次拜访专家,第一次给国外写信,她甚至还弄到了美国加尼福利亚州州务卿的证明,原来在美国根本没有这家OK镜的厂家。随着手头上的证据越来越多,郑丽华却发现OK镜的生意居然越来越红火了。卖得非常火热,郑丽华见到一位妇女领着一个11、12岁的女孩去买OK镜,心里特别难过,这妈妈给孩子买定时炸弹?她就告诉那个孩子妈妈赵玲眼睛的事,但她不相信,晃脑袋。又打着卫生部,又打着技术监督局,又打着国家医药管理局,就这样的广告,老百姓谁看了谁能不相信呢。

原来医院和厂家都拿出了这种盖有国家部门公章的授权书和注册证,当初让郑丽华上当的也就是这两样东西。郑丽华感到不能再袖手旁观,她决定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取证。产品是国家批准进入中国市场的,那么消费者受到伤害了,只能找职能部门讨回一个公道,这是郑丽华的道理。

但事情很快得到了澄清,这份授权书是伪造的,从来没有,这是非法的。

查到授权书是伪造的,这对郑丽华自己的官司已经非常有利,但她没有就此停止调查取证。此时各种牌子的OK镜受害者也纷纷出现了,仅中消协就接到了16份投诉,最小的孩子只有9岁。最让郑丽华心疼的是浙江的徐磊,与赵玲一样,徐磊也是一名女大学生。

在给徐磊母亲信中,郑丽华写到:“如果玲玲的案子当时得到重视了,就不会害到你们家的徐磊了”。然而赵玲的案子之所以没有被人们重视,是因为厂家拿出了国家部门颁发的注册许可证,这也就是说国家对产品的安全性是有一定认可的,但郑丽华又打上了一个问号。

怀疑归怀疑,药监局多次答复郑丽华,并给中消协寄来了一份清单,证明该牌子的OK镜是1998年拿到中国首个注册许可证的,这份注册证是如假包换的真货。但对这个答复,郑丽华没有轻易接受。拿注册证保护伞,把它遮得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有注册证就能蒙骗所有的人,这不是几个孩子的问题,也不是几百个孩子的问题,这是一代人的问题。主持人

为了拿到第一手的材料,郑丽华和丈夫赵云国找到了该OK镜国内经销商大连欧科公司的办公地点。它的办事处是在大连宾馆,郑丽华看到特别乱的屋里有她孩子装眼镜盒上的仿伪标识—美国视康眼科视学中心。

郑丽华不解:仿伪标识怎么会满桌满地都是,按道理它应该随着产品进口时过来。

OK镜学名叫角膜塑形镜,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三类医疗器械,属于最高管理级别,我国仅批准少数从国外进口指定牌子的OK镜,而没有批准任何一家在国内生产。满地的仿伪标识使郑丽华意识到,注册证是真的,但只是一个幌子,该OK镜就是在大连本地违法生产的。此时大连受害的孩子已增加到四名,它们中有的落下了终身残疾,郑丽华决定再次到药监局取证。只要我能把这证据取来,我就是砸锅卖铁,我就是拣垃圾,我也要把这证据取来,我绝不让造假分子去害其他孩子去。

在郑丽华多次请求下,国家药监局决定彻底核查美国视康眼科视学中心公司当年的注册材料,结果发现该公司当年提交的申报材料竟然是伪造的,药监局立即做出吊销该注册证的决定,此时辽宁工商局也查明大连欧科公司违法生产的OK镜已达20万副,它在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杭州都有销售网点,合作医院遍布全国100多家。然而当事实大白于天下时,该公司已经一夜搬空,老板王白松也逃之夭夭。2001年三月郑丽华的官司二审开庭,郑丽华向法庭一共提交了26项证据,其中就包括她从国家药监局拿到的关于授权书和注册证的证据,这两项强有力的证据都被法庭采信。在多年奔波取证后,2001年11月,郑丽华的官司二审胜诉,被告机车医院判罚9万8千元。

由于郑丽华的多次举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第7号消费警示,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卫生部也多次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各基层单位立即规范OK镜验配的市场,仅药监局新出台的这一管理规定的内容就达16条之多。

郑丽华感慨,说实在的调查取证有些工作,应该是国家职能部门的义务,根本不是消费者去做的。应该在注册审核材料的时候,就该把这些事情调查清楚。

此时全国OK镜受害者人数已经上升到80多人。郑丽华的调查取证避免了更多人受害,但她却有了另一番感受。

一个普通消费者在找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相当高的成本,郑丽华是把房子抵押出去了,才坚持到了今天。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是,赵玲的事故是发生在1999年10月,此后全国各地接连不断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受害者,如果在医疗器械上我们像药品那样有不良产品的反应机制的话,这种结果也许就可以避免。

经济半小时记者/吴海漫

但是……我同学确实有矫正视力并且没有感染的!!

回答2:

我在范博士视光中 心配的那副就是500度的,你的度数应该能戴。但是想要配戴还是有很多限制条件,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才能知道能不能戴。OK镜我觉得挺安全的,因为我戴了也快半年了,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每天都有好视力。前些天还去检查了下视力,近视度数也没有增长。

回答3:

度数看看是可以的 至于能不戴要检查下来看到 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戴 检查结束要试戴 试戴结果好才可以戴 在佩戴过正中 操作不当或者镜片很脏 会发炎的 所以对卫生要求比较高 同时定期复查 这两点做到了 问题不大的 控制效果是不错的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