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乾隆皇帝自行选择退位,做太上皇。
传位内容介绍:
嘉庆元年的正月初一日,公历是1796年2月9日,清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场千年罕见的传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八十六岁的乾隆太上皇不靠搀扶,迈着稳重的步伐登上太和殿的宝座的台阶,就皇帝位。
宝座前地上放着拜垫,宝座东侧案上陈放着《传位诏书》和皇帝玉玺,三十七岁的皇太子颙琰立在西侧,侍卫近臣分立太和殿内外,大殿前广场文武百官按文东武西原则,分班肃立。暹罗、安南、朝鲜等属国也派使臣前来朝贺,场面壮观而又庄严。
乾隆接过大学士奉上的皇帝玉玺,拿在手中,这是一方沉甸甸的盘龙青玉大印,上刻满文,翻译成汉语是“皇帝之宝”四字,玉质并非十分出色,雕工更是一般,但是,这是太宗文皇帝--也就是皇太极命人雕刻的,那时的大清还仅是东北地方政权,
这方玉玺既是大清开国遗物,也是迄今为止五代皇帝一百六十多年权力的象征,堪称是大清皇室的传家宝。乾隆久久端详着这枚由他使用了六十年的玉玺,然后毅然俯身授向跪在脚下的皇太子颙琰,颙琰赶紧双手高举过头,虔诚地接过玉玺。
扩展资料
乾隆皇帝太上训政:
乾隆六十年(1795年) 正月,湘黔苗民起义爆发,至嘉庆二年(1797年)平定。九月三日,乾隆帝御勤政殿,宣示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定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 十月,颁嘉庆元年时宪书。普免明年地丁钱粮。
嘉庆元年(1796年) 正月,举行归政大典,自为太上皇帝,授玺后,礼部鸿胪寺官员诣天安门城楼,恭宣嘉庆帝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乾隆帝在禅位之后仍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举千叟宴以太上皇莅之。白莲教起义爆发,数月间遍及川、陕、楚、豫、甘五省,至嘉庆七年(1802年)平定。
嘉庆二年(1797年)八月,阿桂逝世,和珅为首席军机大臣。 十月,乾清宫、交泰殿失火,谕急修复。嘉庆三年(1798年)八月,弘历得知农民起义领袖王三槐被擒,侈谈“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公历2月7日),乾隆帝于养心殿逝世,终年八十九岁,嘉庆帝亲政。逮和珅于刑部狱,旋赐死。以十一皇子成亲王永瑆为军机大臣。 三月,大赦乾隆间文字狱各案涉及人员。 四月,上尊谥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 九月,葬乾隆帝于裕陵。
参考资料:
乾隆皇帝—百度百科
乾隆为何选择在执政六十年时禅让皇位?—人民网
用乾隆自己的话来讲,自己鉴于祖父康熙帝在位61年驾崩,以不超越祖宗和功高盖祖为名才禅让的,实则主要是为了祈求长寿。
在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在举行即位大典时就有传位的念头,他在焚香告天时曾曰:“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朕不敢相比,若上天眷佑,至乾隆六十年朕寿至八十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正退闲。”
其祖父康熙6岁即位,在位61年,终年69岁,在以往历代帝王中已为高寿。而乾隆25岁登基,60年后已达85高龄。
因而,我们不难猜想:乾隆虽然在口头上表示自己不敢同皇祖在位61年之数相比,但就其心中所希望的就是自己在寿数上高于祖父康熙帝。
1、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
2、乾隆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3、乾隆简介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4、嘉庆简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
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乾隆禅位原因
第一、禅让皇位,体现了乾隆对孝道的服膺和宣扬。
第二,禅让皇位,可避免重蹈康熙晚年皇子夺嫡的覆辙,防止祸起萧墙的悲剧再演。
第三,禅让有利于最高权力的平稳交接和国家的安宁稳定。
第四、禅让皇位,是为了回击朝堂民间对他不肯立储的质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爱新觉罗·弘历
百度百科_爱新觉罗·颙琰
乾隆皇帝为啥让位嘉庆 公元1796年,嘉庆元年的第一天,古老的北京城沉浸在一片喧闹声中,紫禁城内外更是异常繁忙。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在世的父传子的禅位仪式,在祥和隆重的气氛中开始了……
整个大典仪式以紫禁城的太和殿为中心。只见太和殿前、太和门外陈设着卤薄、步辇,午门外设置五辂及驯象、仗马、黄盖、云盘等。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即导迎乐齐备,分别设于太和殿前檐下及太和门内、午门之外。太和殿内陈放着拜褥、诏案、表案,上置传位诏书及群臣贺表。御座左边的桌几上陈放着从乾清宫恭请的象征国家权力的“皇帝之宝”大印。大学士二人立于殿檐下,内外王公及文武百官集于殿外序立,朝鲜、安南等外国使臣排列其后,静候太上皇帝和嗣皇帝的到来。(朝会时各执事官员和朝拜官员各有规定的位次,等级森严)
典礼共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授受仪典,嘉庆皇帝颙琰先陪太上皇帝乾隆至奉先殿、堂子两处行礼,随即回宫更换朝服,再至乾清宫恭请太上皇帝启驾。在中和韶乐元平之章的乐曲声中,太上皇帝于太和殿就座,阶下鸣鞭三次,起奏丹陛大乐,颙琰先于殿内西向站立,再由礼部堂官引导至殿中拜位,这时,鼓乐齐鸣,所有文武官员皆跪伏殿内,听宣表官跪展宣读传位诏书。随后,大学士二人恭导颙琰至御座前俯伏跪地,由乾隆皇帝亲自授给嗣皇帝“皇帝之宝”,颙琰跪受之。嗣皇帝颙琰率领群臣再向乾隆皇帝行三拜九叩大礼,阶下鸣鞭三次,奏中和韶乐和平之章,恭送太上皇帝乾隆起驾还宫,在宫内接受内庭主位公主、福晋以及未受封爵的皇孙、皇曾孙、皇玄孙的庆贺礼。第二部分是嗣皇帝登极典礼,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嗣皇帝颙琰于保和殿暖阁更过礼服,在礼部堂官及内大臣的簇拥下升登太和殿金龙宝座,鸣鞭、奏乐如前,宣表官宣读贺表,王公以下官员及外藩各国使臣于殿前向新皇帝行三跪九叩礼,大学士供放传位诏书于丹陛所设黄案之上,众臣再行三叩礼。礼成,皇帝还宫。众臣则至天安门排列序立,由鸿胪寺官员登上天安门城楼,恭宣太上皇帝传位诏书,众大臣跪,三呼万岁,登极大典完成。 历史上新的一天开始了,乾隆皇帝从这一天开始了他三年的太上皇帝的生活。
这就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发生了一起和平的,但却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已在位60年、年已85岁高龄的乾隆帝实行禅让,将皇帝宝座让给了皇十五子颙琰,乾隆皇帝则称为太上皇帝。用乾隆自己的话来讲,自己鉴于祖父康熙帝在位61年驾崩,以不超越祖宗和功高盖祖为名才禅让的,实则主要是为了祈求长寿。在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在举行即位大典时就有传位的念头,他在焚香告天时曾曰:“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朕不敢相比,若上天眷佑,至乾隆六十年朕寿至八十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正退闲。”其祖父康熙6岁即位,在位61年,终年69岁,在以往历代帝王中已为高寿。而乾隆25岁登基,60年后已达85高龄。因而,我们不难猜想:乾隆虽然在口头上表示自己不敢同皇祖在位61年之数相比,但就其心中所希望的就是自己在寿数上高于祖父康熙帝。
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春,乾隆皇帝的玄孙载锡成婚。乾隆帝极盼载锡能来年生子,好使自己在玄孙之外再见来孙。再者,乾隆已是88岁的高龄,他很希望自己再能活上十二年,开创一个帝王年龄史上的新纪元。这年八月,他在一首诗中道出了自己的这种心情: 仰望如霄上,俯临欣目前。
一身亲七代,百岁待旬年。
愿谓无者勉,喜瞻来者连。
自谓不知足,又愿庶应然。 此外,乾隆皇帝对于自己的后事,也作了一些安排。例如,关于丧礼。乾隆规定:只需依照历代帝王先例,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除服和百日之内不准剃发,而不得仿行古礼,行三年之丧。关于身后庙号,规定只能称 “宗”,而不得称“祖”。 ———摘自《见证华夏古文明·点击乾隆陵地宫》
主要是不想超过他爷爷康熙皇帝61年的最长在位时间。所以在位60年的时候就退位了,当了太上皇。他当太上皇的三年里嘉庆是没有实权的。直到乾隆他死掉后嘉庆才掌握了实权,和坤也到末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