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有什么意义
2008年,悉尼全城在“地球一小时”内能源消耗下降了8.4%,相当于熄灭了160万只灯泡。新西兰唯一一个正式参加熄灯活动的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公布的数据显示,熄灯一小时,能源消耗减少了将近13%。
毫无疑问,熄灯秀的宣传效果远远大于实际的减排效果。在全球的“熄灯秀”接力下,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来参加这一活动。
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一家钢铁公司的顾问斯蒂芬妮·韦里克利用熄灯一小时为朋友们办了一场派对,主题是“B YOC”,即“带着你的蜡烛来”。42岁的斯蒂芬妮·韦里克有了这次经验后,决定以后每个月都在自己家中搞一次“地球一小时”活动,甚至打算为自己办“绿色葬礼”。
2008年,随着“地球一小时”的依次来临,从斐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再到亚洲、欧洲和美洲,世界许多著名城市的市民开始名正言顺地享受烛光晚宴。其中,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克赖斯特的标志性建筑大教堂在市长的主持下率先熄灯。数百名当地民众在大教堂广场观看了一部关注环保的纪录片,然后一起涌向当地的餐馆、酒吧。这里全部点上了蜡烛,举行烛光晚餐。数千个家庭也在家中开始了浪漫的烛光幽会。
熄灯时刻,泰国曼谷一家饭店虽然暂时中断提供热食和需加热的饮料,但前去参加烛光宴会的人还是让餐厅爆满。芝加哥喜来登饭店熄灭灯光后,在大堂中为客人们提供发光的冰块,别有风情。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广场上,许多人抬头仰望天空看星星。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在丹麦的发言人说:“在城市里,你能看星星的日子恐怕不是很多。”
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凤凰公园,爱尔兰天文学会为人们架起了硕大的望远镜,希望人们能利用城市灯光熄灭的时刻好好观赏“灿烂的星空”。最善于利用时间的恐怕是芝加哥的一些大厦,比如约翰·汉考克中心,管理者利用熄灯时间将大厦内数百个白炽灯永久更换成了节能灯泡。
针对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今年3月28日晚上的一小时,著名钢琴家郎朗的建议不乏幽默:“黑暗环境中欣赏音乐更能高度集中,完全投入旋律之中。那一刻,你会深受感动,并会引发想象力。”
“不要小看熄灯一小时,”比干投资中国区副总裁易轰说,“城市是大量使用电能的地方之一,如果能让城市关闭不必要的景观灯一小时,可以节省的能源将是一个大数字。”
“短短60分钟,其实可以为地球做大贡献,因为每节约1度电,就减少了1千克二氧化碳和0.03千克二氧化硫的排放。”一位世界自然基金会志愿者说。
据统计,2007年,“地球一小时”启动的第一年,澳大利亚悉尼设定了降低5%能耗的目标;去年3月31日仅悉尼节省的电能,就足够20万台电视机使用1个小时,相当于一小时内路上少跑了48613辆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易轰表示,“地球一小时”通过这样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活动方式,将世界团结在一起,并以此提醒人们停下生活的脚步,去思考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在他看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在非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少的今天,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企业、个人参与到‘地球一小时’等环保节能活动中来,积极采取措施,投身其中,承担应尽的责任,是有助于促进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进一步减轻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地球一小时”作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一项活动,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一个履行了“地球一小时”承诺的城市,熄灯之后提倡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变化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地球一小时”不只是一个熄灯仪式。在中国,该活动也是对国家2010年前实现节能减排20%的能效目标提供最大的支持,旨在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地球一小时"更是一个节能理念,不论是在工作地点或居家用电,都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支持,时时提醒自己,关掉不必要的电灯,拔掉不需要的电源。 掀起热潮 “地球一小时”是一个全球性倡议。这项活动始于2007年的澳大利亚悉尼。当时大约有200多万个家庭和企业自愿熄灯一小时。一年以后,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导推动下,“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2009年,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0个城市参与活动。
位于新西兰东岸查塔姆群岛上的柴油发电机在3月28日20:30准时关闭,它标示着全世界迄今为止最壮观的集体活动“2009 地球一小时”的开始。 熄灯前后的悉尼
作为这个全球活动的头炮,WWF“地球一小时”在新西兰的负责人Dairne Poole 认为,她的国家此举在这个牵动着全球10亿人,1000多个城市,横跨24个时区的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场全球上千个城市的“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传递到悉尼,再传递到亚洲的首尔,上海,北京,保定,香港,吉隆坡,马尼拉,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孟买和新德里。
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罗马斗兽场及时代广场上的可口可乐广告牌,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世界上最高的酒店迪拜塔、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莫斯科的联邦大厦以及位于罗马的意大利共和国总统Giorgio Napolitano的官邸奎里纳勒宫等都在60分钟内关闭灯光。
从亚洲开始,“地球一小时”活动为全球25个时区的人们提供一个表达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的平台。不论是开普敦的街道上还是洛杉矶的山坡, “地球一小时”凝聚世界各个角落的所有人 熄灯前后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一起来踏上应对全球变暖的旅程。
中国的保定,在市长的带领下一起见证了这个美丽的黑暗时刻。北京新地标建筑鸟巢、水立方和玲珑塔,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和环球金融中心,南京玄武湖、江苏电视塔以及重点片区中近80幢的高层楼宇等建筑也携手全球诸多著名建筑参与到熄灯活动中。
巴黎,这个“光之城”在“地球一小时”活动中熄灭几个世界闻名建筑的灯光,其中包括埃菲尔铁塔。而在希腊,成千上万的雅典人一起参加地球一小时,以表达他们对减缓全球变暖的支持。
纽约、华盛顿、里约热内卢、多伦多、布宜诺斯艾利斯、芝加哥、墨西哥城和拉斯维加斯等美洲的各大城市会在久违的星光下共同发表他们对环保的心声。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首席代表欧达梦活动前表示:“地球一小时活动正进入冲刺阶段,这场全球城市关灯接力的参与者越来越多。WWF希望更多的中国城市参加这场城市接力,共同显 熄灯前后的水立方示大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和决心。”
3月,一封主题为“2009年3月28日晚上8:30-9:30,请关灯一小时”的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流传开,被众多网民转发、传递。在拥有三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上,与“地球一小时”相关的活动和讨论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据悉,多家大型网站都对此开辟了专门的网页,以专题、专版的形式进行报道。有的网站还在3月28日推出一款个性化首页,其页面背景将随着页面上新增的“开关”按钮由“光亮”变成“黑暗”,以此让更多的网民也能够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当中。
而在网络讨论版及论坛中,各位网民各抒己见。有的网民打算趁着这难得的一小时“带上手电,去楼下散步”,或者“走到阳台上,仰望星空,一颗一颗数星星”;有的网民建议怀旧一把,重温儿时游戏,在晚间找几个要好的朋友玩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过家家……再次体验一回童年;还有的网民提出同亲密的人共进烛光晚餐,和邻居、同事开展“讲故事大比拼”;也有 熄灯前后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网民就想一个人安静下来,练练瑜伽,或是想想事情……
一时间,网络上还流行起“12星座的熄灯后方案”,有的网民还打造出不同版本的熄灯方案,比如,享受版——点上香熏,贴片面膜,泡泡脚;温情版——在家里点上蜡烛和家人唠嗑;宠物版——披着夜色遛狗;幽默版——像《非诚勿扰》里面葛优那样,在黑暗中忏悔一下,把从幼儿园开始做下的那些不环保的,对地球带来伤害的行为都数叨出来。
多数网民对于“地球一小时”表示支持。大家都把这不插电的一小时看成是增进感情的契机,一次难得的回归、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著名的钢琴家郎朗则建议大家听听音乐,“黑暗环境中欣赏音乐更能高度集中,完全投入旋律之中。那一刻,你会深受感动,并会引发想象力。”
实际上,“地球一小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汇丰银行全球37个国家的汇丰银行于28日晚间关闭办公用灯;佳能也关闭景观照明,号召员工回家关灯,并在700多家经销店摆放活动海报;锦江之星全国240家店、凯德置地全国44家所属物业大楼的景观照明均关闭;上海雅悦酒店在地球一小时的时间段在其“绿色房间”内举办地球一小时之夜,点亮蜡烛,邀请客人免费畅饮,共度这一小时;北京、上海的新世界商场、宜家、沃尔玛关闭景观照明灯,和它们的顾客一起,倡导绿色消费……
全国100多所高校的学生也在那天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意。来自个人、企业、社区、学校的不插电音乐会、黑夜观星、儿童涂鸦大赛、烛光寄语等活动,都把地球一小时活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