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教育融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开创性素质,掌握专业系统的工学理论,具备熟练的专业必备技能,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历和工程意识,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工程师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改变单纯以知识传承为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念,注重向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转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不能以单纯传授记忆性知识、结构性知识为主要目的和形式,而应该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转化,培养具有一定开创精神和集成性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辨析“科学、技术与工程”性质异同及培养“科学家、技术员、工程师”等职业特点的不同要求,优集学院将培养能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应用工程师作为培养目标,同时修订了教学计划,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主线、灵活适应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2、突破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使培养过程体现年级间的层级性和专业特色。工程院校原有的培养模式注重专业间的整齐划一,四年间课程安排以学科知识结构为基本依据,改革中我们力争使培养过程体现年级间的层级性和专业特色。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培养创新意识、进行知识传授的必修课,让所有学生接受创新通识教育并得到基本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个体获得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所具备的基本技能;三、四年级开设与就业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实务指导和与创业相关的选修课,特别是在其毕业设计环节中安排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实训课程,如到中小型企业实习或进行科技产品开发,通过提供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3、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有效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教育水平。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转变为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将产学研合作渗入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重要的条件保障。优集学院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产物,它与全球领先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美国UGS公司及其用户的产学研合作,为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搭建起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渠道。二、创新教育在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中的实现路径1、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优集学院在保证重点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并整合知识点,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具有“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并重,强化能力综合实训”内在属性的能力培养模块为系统要素,构建起以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毕业适应能力三大模块为结构的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主要是对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应用领域认识能力的培养;专业拓展能力培养主要是在专业基本能力基础上,拓展专业口径,提升专业业务能力的相关能力;就业适应能力是按照国家教育部教高〔2007〕2号文“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要求,以学生“零距离就业”为目标,以学生就业需求为重点,灵活设置课程和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根据企业与学生“双重顾客需求”的现实和行业特点要求,我们深入探讨创新教育理念的本质和内涵,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分解,提出开创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原有课程体系,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四年之中,实现创新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该体系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基本内容的以知识传授结构为特征的传统“三层楼”式的课程结构,形成以能力结构为特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三层楼”体系。一是在课程模块设计上,注重创新教育与学科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主、二基、三辅”的知识体系,即以产品(模具)设计知识为主线,以通识教育所需要的人文社科知识、以必需够用的工程科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生产制造、产品控制系统知识为辅线。二是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围绕课程体系整体优化这个核心,对课程设置进行精简、整合和优化,在知识综合上下工夫。通过整合、配置与改造教学内容,将作为通识教育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基本知识传授融合于专业教育之中,以渗透、结合、强化的方式,在现有课程中挖掘、开发、增强创业教育的内容。三是在教学手段应用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学内容的现代化。Unigraphics(简称 UG)是美国EDS PLM Solutions的主导产品,是全球应用最普遍、最富竞争力的一流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工程(CAD/CAM/CAE)的一体化软件系统之一。我们以UG软件为载体,将先进的知识化软件嵌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把作为知识传统载体的课本与作为知识新型载体的软件有机融合,形成理论知识的基本概念与作为工具的知识软件应用知识有机结合的课程内容,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四是教学计划中使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专业教学总学时控制在2200学时以下;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接近32%,超过教育部[2007]2号文件中提出的 “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的要求,为学生强化技能训练,实现少讲多练提供了灵活了保证。教学计划中,还开创性地设置了《学期论文》、《技术工程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共8个课外学分。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逐步确立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灵魂,融合于四年本科教学全过程。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学中我们突出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归纳出“创新创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能力培养体系,依据能力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的层级性、个性化特点要求,制定相应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综合应用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设置各实践教学环节时都考虑与培养人才的能力结构相适应,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增设“学期论文”教学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宗旨,通过教师指导下自我选题并完成学期论文的过程,达到增强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提高技术文档的撰写和文字交流的能力,并在论文报告和答辩讨论中,提高口头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二是设置“技术工作实践”,使用UG软件进行机械产品的建模、装配、分析和加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UG软件的不同模块,培养学生的工程识图能力,加深对公差与技术要求标注及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分析和工艺结构设计的工作能力。三是开设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物理实验》,少讲多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四是利用学校英语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英语视听说,建立学生自我学习和训练听说能力机制。五是按知识和能力体系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习),实习过程以部件或整机装配、调试为主,了解工艺过程及装备。六是设置制造类综合实验,含工艺设计、数控编程与加工、精度测量、装配等,学生在其中要完成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切削加工、装配的全过程。七是通过控制类综合实验,提供所需零部件和系统控制要求,由学生自主完成机电液(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性能测试的全过程。八是在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工作完成之后,设置10周的全流程综合性的产品设计实训。通过工学结合机制,以企业零部件真实设计的过程和能力为载体,在企业实训基地中以企业运作方式从工程设计,编制产品工艺,设计工艺装备夹具,到完成生产准备的全过程。3、构建课内课外人才培养统一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以特色讲坛为载体,启发创新精神。以校内外青年博士、教授,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开讲,活跃校园氛围,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人文素养。二是以学生科技竞赛为引导,激励创新精神。我们坚持把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作为激励和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渠道,每年开展全校性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智能机器人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竞赛所需的人员、经费、设备等都有充分保障。三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培养创新精神。活动以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宗旨,以各种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平台,以演讲、报告、征文、展览等为形式,陶冶学生的创新精神。近三年,优集学院有近5千人次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在全国、全省各类科技文化艺术竞赛中有11人次获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以江苏省级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建立了创业教育基地。作为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大学科技园拥有众多的高科技创业型企业,为学生了解创业实务、体验创业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学生在参与企业研发工作、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零距离观察创业型公司的管理与运营,增加创业的感性认识。三、创新教育改革实践在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中的初步成果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逐渐增强,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大为增长,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已取得初步成果。从学生的以下几点表现可以管窥这一成绩:一是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2005级学生通过率为77.5%;2006级学生通过率为84.39%。二是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2006年春学期学生物理实验抽考中,均分列全校所有抽考院系第一;同年秋学期在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基础技能竞赛”中,参考学生取得7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获奖数占全校获奖总数的42.62%。三是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能力。2006年起,该学院学生先后参加了美国UGS公司标准件库开发项目、盐城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盐城机床厂三维建模等,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工程实践,科研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四是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该学院成立了CAD软件应用协会,这是由学生自己管理并发展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学术科技类社团,重点推广CAD、CAM、CAE等知识,提高我校学生CAD软件应用能力的层次和水平,发掘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优集学院2009届116名学生中,已有48人通过UGNX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25人被西门子PLM上海研发中心录用为带薪实习生;12人通过程序员考试;2 人在西门子UG作品全球征集活动中获奖,全国仅有3人获得该奖项;另有1人通过全国系统分析师考试,1人被评为“雅虎十大网商”和“全国十大站长”。当然,作为全新的基于创业教育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至少需要3~5届毕业生或者6~8年的不懈努力才能够相对成熟,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我们虽然在近四年的努力中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积累还不充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沿着已经确定的教学改革路线,积极推进、扎实工作,为本科大众化层面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培训:业务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团队意识培训实践:轮流值班,熟悉业务流程,对某些战略规划提出创造性建议。企业培养人才首先要让其有归属感和主人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