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老人端着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念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 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郭小姐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说到这里,郭小姐已经哽咽了
天没合眼睛了。我是无锡卫校的学生。我们得知地震了以后。,8名同学自发组织,由其中同学的父亲开车送我们。后来到了四川。因为高速不通。路上看到几辆军车。就搭上了。来到目的地。我们就一起帮忙抢救伤员了。
德阳市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的遗体被找到时,是“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的。通常灾难来临人会躲入课桌下,双手护头,而谭老师在那一瞬作出如此反应让人惊叹和感动。正是这个特殊的“姿势”令四名学生在他的身体和课桌的共同护卫下“死里逃生”。
如果说宋欣宜父母救女之爱尚属于“舐犊之情”,谭千秋则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大爱”的无私。
与谭千秋一样把生的机会留给学生的还有崇州市怀远镇中学的吴忠洪老师。地震来临时,他冲到门口挡住摇晃不止的教室门大喊:“是地震,不要慌,大家快下楼!”而当他发现撤离人群中少了两名学生时,又只身上楼去寻找,大楼顷刻间倒塌……等再找到吴忠洪时,救援人员在已经故去的吴老师身下又发现两名学生遗体。
老师在灾难来临时先救学生、学生逃生后回救老师、废墟下互不相识者相互鼓励、村民千辛万苦离开灾区报信后又返回灾区救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生命是如此脆弱,逾万条生命顷刻间逝去。但在大爱面前,生命又如此顽强,发生在废墟上的一幕幕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无私大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王婉民是都江堰市向峨乡的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一直在向峨乡中学指挥救灾却没有组织人去救同样被压在废墟下的老母亲,“我眼睁睁看着自己87岁的老妈被压在废墟下却没有时间救她,知道她已经不行了,我们要想办法尽量多救可能活着的人”!
北川中学1000多名师生被坍塌的教学楼掩埋,只有近百名学生成功逃到安全地带。逃出的男生又冒着接连不断的余震,冲上瓦砾堆抢救被困的同学和老师,女生则在操场上照料救出的伤者;
四川绵竹几名消防战士昼夜奋战,在一所学校教学楼废墟上连续刨出十多名学生。因教学楼在余震下有再次坍塌的危险,战士们接到下撤命令,但他们都不愿离开。“还有活着的孩子!”战士们喊。一位战士下跪大哭:“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15日傍晚确认:汶川地震已造成19509人死亡,遇难人数估计在5万人以上。目前,已有至少10万解放军、武警官兵投入救灾。救援人员已从灾区抢救出伤员6万余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此刻得到最好的诠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难,中国已经“全国总动员”。人们尽自己所能,用可能想到的方式为救灾尽力:成都锦江区妇产科医院,众人围出一隅为即将临盆的母亲留出“人墙”产房;都江堰一个私人小卖部在大地震后坚持24小时营业,生活必需品低价出售甚至赠送;成都数百位“的哥”自发前往都江堰抢救伤员;从成都到北京、从陕西到贵州,义务献血的人在采血车前排起长队……
“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互联网上打出这样的滚烫留言。
现在,与汶川强震的遇难人数同时上升的还有各地的捐赠数字。截至发稿时,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逾13亿元人民币。来自海内外的巨额捐赠仍源源不断。
“面对灾难,没有什么能比人的生命更重要了。爱人,爱中国人,就是最好的爱国、爱民族。”专栏作家顾则徐在网上如此评论。
同学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做好每一样准备工作,灾难就会离我们远了一步。“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在自然灾害下低头。同学们为困在灾区出不来进不去的人们捐一点爱心吧,起码让他们感到不是他们自己在孤军奋战,前线的背后还有我们在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