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时间还不是很长,再加上我国经济欠发达,信息技术产品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村百姓来说还是“休闲的奢侈品”,尚未能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国人的整体信息素养并不高。所以,我们可以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来考虑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从纵向——信息素养的层次出发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在学前阶段(大约7岁以前)对信息技术不知或知之甚少,中小学生基本上处于信息素养的缺乏状态。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①。”由此可以看出,教育部指导纲要的要求实际上正是一种缺失状态的要求,是对信息社会里人们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进行“补课”或“扫盲”。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如果学生在入学前或低年级时就达到了这一要求,那么,中小学信息素养的培养就应当向着更高的层次即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发展。另外,考虑到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信息素养又有不同程度的要求,这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否则“欲速则不达”。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也存在着水平的差异,对那些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加以引导,追求更高层次的信息素养,尽可能“因材施教”。
(二)从横向——信息素养的内涵出发
从横向上看,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当涵盖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这几个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四结合”的途径来进行。
1、与信息技术课程融合
从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的“计算机文化(computerliteracy)”论,到美国信息学家霍顿(Horton)提出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世界各国一直都在探索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来提高学生和国民的信息能力。我国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问题,如早期学习BASIC之类的计算机语言,近期教育部提出实施“校校通工程”、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对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在信息意识方面,小学阶段“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①;初中阶段“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①;高中阶段“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以下简称“课程整合”)
进行课程整合,将会涉及到各学科领域,因此有必要打破旧的课程体系,重新制订新的课程标准。例如,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在进行课程整合时,重新制定了“学校数学的课程和评价标准”、“社会学课程标准”等等,将信息技术的内容显性或隐性地贯穿于学科课程,以此来指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新鲜气息,体味信息技术的无限魅力,产生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和需求。
3、与现实生活结合
配备了硬件设施,建立了教学资源库,设置了信息技术课程(以上是具备的条件),并不等于就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目标或结果),条件和结果之间还必须有“潜件”这一“桥梁”。这里的“潜件”指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何时使用信息技术、为什么要用信息技术、如何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否则,学生拥有了信息技术技能和工具,却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完成特定任务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无异于捧着“金饭碗”却上街去要饭。
在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时,应尽可能地创设现实生活的情境,将信息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研究的工具、形成决策的工具、创新的工具,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而不应是仅仅停留在“技术的空间”里“操作的层面”上。
4、全社会通力配合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通力配合。
Ⅰ辅助以家庭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所以,家庭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也必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家教是人一生中最先经历的教育环境,可以说从人的启蒙教育到终身教育几乎与家庭都分不开,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的影响有时相当深远,因此,可以通过父母所具有的特定信息素养去影响与感染下一代。
Ⅱ社会网吧监督与管理
网吧大多是私营,由于利益驱动,对上网人员常没有任何约束,任你在网上“自由冲浪”,所以大多数学生在这里只是沉湎于上网聊天、发e-mail、打游戏,甚至光顾色情网站。这种放纵对于涉世未深的中小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种诱惑,而学生在这里所失去的将不仅仅是金钱和时间,所以必须加强对社会网吧的监督与管理。
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面对网络,学生处于一种有意识但无目的的状态,对学生的引导与管理已经成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1)课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任务应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2)课外通过推荐书籍、开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以一些典型的利用信息技术的案例来示范,让学生意识到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利用和用好信息技术;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并择最佳方案进行奖励;(3)与社会需求结合学生学习了一些信息技术手段,不知用在何处,而一些单位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影响经济效益,将两者结合,学生搜索、整理、甚至初步分析信息,为单位的决策提供帮助,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提高能力,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还能体验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所带来的成就感,激励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培养。
总之,通过努力,应使信息技术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干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信息的探求者、分析者、评价者,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的制定者,有创造性、高效的生产工具的使用者,传播者、合作者、出版者、生产者,有知识、有责任感、有贡献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