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上小学的时候,大学包分配 当我上大学的时候,上小学免费了……

这条短信有谁知道下文的?告诉我,有急用!
2025-02-06 05:49:5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当我上小学的时候,上大学是不要钱的;当我上大学的时候,上小学是不要钱的;当我上小学的时候,工作是包分配的;当我上大学的时候,工作是找不着的。

80 后的无奈: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当我们不到结婚的年龄的时候骑单车就能娶媳妇;

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没有洋房汽车娶不了媳妇;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只能洗厕所的;

当我们没生娃的时候,别人是可以生一串的;

当我们要生娃的时候,谁都不许生多个的。

90后发声,我们包含了多少无奈

经常能听到小区门口闲坐的老太太们聊天,说“现在人人情味薄,住我们对门的小两口子,见面从来不打招呼,都不认识对门有谁。”她们口中的年轻人大部分是处于30多岁的90后。

90后是一群不招待见的群体,形容90后的最初词语是“脑残”,因为他们的想法在本分的80、70后来说总是那么天马行空,90后属于现在社会的主流军,不管是生产还是生育,人们又给了他们一个新词“六亲不认”,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好像亲戚的来往已经可有可无了。

是真的她们“脑残”不懂亲情?还是另有原因?

前几天看见一句话,自从你决定出去工作之日起,你的家乡便只有冬天。

生长在农村的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很多,基本不选择留在农村,这样一来家里留着的就只剩下父母,平时回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也就过年的时候回来跟父母聚一下。

他们在异乡必须努力才可以站稳脚跟,我身边有个朋友基本就是一直工作,周末也找兼职,为的就是早日能在异乡有个家,生活的压力迫使90后们只有努力不停止的工作才能很好的生存下去,他们没有时间常回家看看,那么家乡的那些亲戚自然没有机会常接触常走动,便生疏了。

再者,唠叨是所有上了年纪人的“通病”,90后毕竟是天马行空的一代人,而作为父辈总是喜欢唠叨,相信所有的父辈都喜欢,对于唠叨90后们对自己父母可以反抗几句。

但是亲戚有时候也会唠叨或是打听一样,比如买房了吗,孩子成绩怎么样啊,工资涨了吗之类的问题,90后们实在不想回答也不能不回答,索性日后就不太往来了。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何必告诉其他人。

另一个原因两代人思维方式不同,导致代沟越来越深。

每年过年大家可能应父母要求去七大姑八大姨家拜个年,我们不去不礼貌,去了又是聊不来,毕竟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个别亲戚总会教我们怎么节省过日子,怎么带孩子之类的,作为接触大城市的90后显然是瞧不上的,所以致使他们对于走亲戚已经排斥了。

父辈们之所以亲戚邻居间都相处的很好,主要原因还是社会原因,大家都在同一个环境生活,比如种地,秋收时谁家的先忙完就主动去帮助亲戚邻居,大家像是一个大家庭,另外大家住的都是自己盖的带院子的房子,邻里之间互相串门,坐在院子里聊家长里短,几家的孩子在一旁玩耍。

不同于如今,都住在单元楼里,关上门就是两个世界,90后虽然生在大家庭里,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生活,日子久了,自然接受不了亲戚们的生活方式了,生疏也是有情可原的。

不过,中国向来讲究人情味,忙碌的生活也可以有问候,思想的代沟也可以沟通,不要生疏了这份亲情为好。

回答2: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当我们不到结婚的年龄的时候骑单车就能娶媳妇;
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没有洋房汽车娶不了媳妇;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只能洗厕所的;
当我们没生娃的时候,别人是可以生一串的;
当我们要生娃的时候,谁都不许生多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