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活动又蕴藏着不安全。孩子在小时候跌倒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往往成为孩子出事的诱发因素,诸如摔倒、跌伤等等。切莫小看这类“跌跌撞撞”,轻者招来痛苦,重者可危及孩子的生命。 孩子跌倒了,父母怎么办?扶,担心产生依赖、太娇气;不扶,又担心会不会摔伤了,会不会因此变得冷漠,两边都难选择。 其实,这个问题应从两方面来解释:如果孩子摔得不重,毫发未伤,看样子能够自已爬起来,父母就没有必要去扶他,应该鼓励他自已爬起来。父母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假如孩子年龄小、身体弱或摔得重,父母应伸手相扶,使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支持和温暖。以后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孩子也会出手相助,富有同情心。而且父母在孩子受到挫折、遇到困难时主动提供帮助和保护,不仅使孩子获得必要的关爱,还会让孩子有一种安全感。如果不加区分地一味要求孩子自已爬起来,可能会使孩子弱小的心灵和自尊受到伤害,误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原来就是这样的冷酷无情。在别人需要得到帮助时,孩子也可能会漠然视之,袖手旁观。
扶不扶都要看 一看:看孩子倒地时的姿势与状态,看脸色有否异常,手脚是否能动,身上有无外伤或起青包、出血、血肿等。 二问:询问孩子什么地方疼,胸部、肚子、头部有无不适的感觉。 三查:检查全身各个关节是否有问题。先让孩子做几次蹲下、起立的动作,接着让孩子伸展胳膊、活动手腕、左右转头,再让孩子反复做几次弯腰挺身动作,最后让孩子张口,看牙齿有无松动或脱落、口腔有无破损。即使上述检查完全没有问题,还要继续观察1-2天。主要观察孩子的大小便有无变化,如大便变黑、小便呈血色或黑色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送医院,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跌倒之后的功课
平时需要加强对孩子手脚活动能力的训练,让孩子学会“碰撞”、“跌倒”。成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要摔倒时会不自觉地迅速保护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如闭上眼睛、用手抱住头部等。孩子的手却缺乏这样的“本领”,原因之一是大人给孩子的手提供的训练机会太少了。如父母在孩子学步的过程中总是牵着孩子的手,孩子便没有机会体会手臂在摔倒时的用场;再如怕孩子碰着而过多地限制他们的活动,不让荡秋千、玩攀登架等,也会使他们的胳膊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平衡能力得不到加强。因此,家长要鼓励、引导孩子多活动,特别是多做锻炼手脚的活动,以发挥两手在活动和自我保护中的作用,获得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 针对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份呵护,过度保护,强调孩子摔倒了应自已爬起来也是正确的,但这一观点并不适用于所有父母和孩子。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我认为这个妈妈对孩子太冷漠了。孩子跌倒时,有两个选择,就是扶与不扶:扶,怕孩子以后会过于依赖自己;不扶,又怕孩子受伤。但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扶,毕竟孩子还很年幼,需要呵护。如果不扶,孩子可能会对妈妈产生埋怨之心,所以我认为这个妈妈对孩子很冷漠。
我觉得这个母亲很冷漠,要是这个孩子万一摔伤了呢?难道自己的孩子要自己不管不顾吗?孩子是需要呵护需要爱护的,他不是一个玩具,随意乱扔不管不顾那是对一个孩子的不负责任所以我认为妈妈对这个孩子太冷漠了
孩子需要呵护,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要妈妈的关心和安慰,抚平他内心的恐惧和委屈。让他自己爬起来,对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