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三代的时候的国号,与其说与地名有关不如说是与统治者的族名相关。周族的首领当了天下的头头,自然天下也该跟着我们族一样叫周,这也是典型的加天下了。可是后代皇帝选择国名的时候却不再根据自己的族名了,这也是由于越往后民族的范围越大,作为一个民族的首领当上全天下的头头的大都是那些少数民族的英雄们了。但是少数民族虽然被汉人们称作胡人、鞑虏,但是已进入中原也要给自己找一个响当当的招牌,不能再用过去老土的名字了,于是契丹人建立的朝代只有很短一段时间叫做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的朝代名称更与女真和蒙古没有关系。
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但秦的国号却也是从古老的秦族哪里来的。真正让国号和族名分开的是汉。项羽虽然号称西楚霸王,但是楚国是他们项家的老字号,并非他独创。前面还有一个陈胜,号称“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可是这个楚字一方面和他是楚地的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打着项燕的旗号有莫大的关系。刘邦的汉的得名却和刘邦自身的家族没有关系,与他的居住地也是八竿子打不着。因为他过去也是一楚国人,虽然刘姓号称是尧的后代,但是他也没有把自己的国号叫做唐。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分封诸侯,立刘邦为汉王,管辖巴、蜀、汉中,这些地方就是现在的四川、重庆和陕西南部等地,在当时也算是开发比较晚、比较落后的地方,换句话说,项羽让刘邦同志忙着搞西部大开发去了。这些地方又有一个名字叫做梁州,又叫汉中郡。汉中郡以汉水为名,项羽又以汉中郡为刘邦的国名,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造就了一个民族的称号,并沿历数千年。当我们自称是汉族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民族的名称是在两千年前,由一位失败的英雄起的。
刘邦当了汉王没多长时间,就当了汉皇帝。斗转星移二百年以后,由一个人顶替刘邦的子孙们当上了新的皇帝,这就是王莽。我过去一直以为王莽是因为自己代汉新受天命,是“新”的皇帝,所以把国名叫做新。后来翻阅汉书才知道,王莽年轻的时候,他叔叔把自己的封地分了一些给他,他因此被封为封为新都侯,在南阳新野之都乡。这个新字原来是与新野有关,就是不知道刘玄德同志当年在新野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自己避难之所竟是二百年前篡汉的王莽的封地,并因此产生了王莽的国号。
王莽之后二百年,又由一位志在取汉皇帝而代之的人物出现了,这就使后代与王莽并称的曹操。后来的老头子们一痛心朝政的时候或者是由哪个人权倾朝野了,就会告诉皇帝,现在有人“智同操、莽”。我唯一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会把曹操放在王莽之前,大概是曹操生前没有篡汉,可能是更具有迷惑力。曹家国号魏与曹操苦心经营的一座城市邺有关。这个邺本来是袁绍的城池,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就因为那里出土了一个文物——铜雀?邺战国的时候是魏国的地盘,过去不是说有一个叫西门豹的在这里当过官吗。后来 汉献帝策命曹操为魏公,后加封魏王,在后来曹丕窜了汉献帝的位以后,就把国家改名叫魏了。当时的刘备自认为是汉家正统,也就成了皇帝,名字还叫做汉。有趣的是刘备的地盘和当年刘邦当汉王时的地盘一模一样。而孙权假装向曹丕称臣,草皮因为孙权统治的统治区域在春秋时的吴过的地方,就封他为吴王。这就使三国的名称的来历。
司马家的朝廷成为晋,原因是在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五月,把并州的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封给了司马昭,称为晋公。原因很简单,这些地方在春秋的时候是晋国的地方。后来司马炎篡位,国号也就是晋了。
西晋的时候,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这给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创造了逐鹿中原的机会。匈奴的刘渊算是比较早一批称帝建国的。他的国家叫汉。据说是因为刘渊以为他们匈奴人过去和汉朝和过亲,自己身上多少沾一点汉家的血脉,匈奴的单于(好像是呼韩邪)和汉朝皇帝拜过把兄弟,现在汉王朝没了,我兄终弟及当汉朝的皇帝也未成不可,再利用汉王朝的一点点名望,来骗那些老百姓们。可是这中期名字的方法太过牵强,许多政权的内部人士也不是很赞同,后来他的族人刘曜当了皇帝以后,就假装过去曾经碰见夜里两个自称要把一把宝剑交给“赵皇帝”小孩儿,既然小孩儿说了这事给赵皇帝的,那我当了皇帝以后就要把国号改为赵,这就是十六国中的前赵了。四川的李家也属于比较早就跟朝廷闹独立的,但是已开始只是该了一个年号,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建立国号。后来一看刘渊他们创立了国号,心里就痒痒了。到了李雄的时候就号称成都王,后来又称大成皇帝,但这个成字,我觉得还是从成都那里来的。后来李寿即位以后,把国名改做汉,这就使因为他当年当大将军的时候被封为了汉王。这就使历史上的成汉。前凉政权是一个地方性的政权,而且他似乎也的确没有称雄天下的意思。其政权得名在于它的领导人始终是名义上的晋的凉州刺史,虽然这个凉州刺史最后不怎么受朝廷的管(江东的小朝廷哪管得了西北)而且这个官也是世袭的。凉州在我国今天的甘肃一带,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那里荒凉才的名为凉州的,一家之言而已。据说前凉的张家是汉初张耳的后裔。张耳的儿子张敖当年死活也不肯杀了刘邦,他们老老实实当凉州刺史倒是有几分先祖的风范。前凉政权之后有好几个叫做凉的国家存在于十六国时期。比如同样是名门之后而且是帝王之祖的西凉李家。这个李家自称是李广的后代,而后代的李唐王朝则说自己是他的后代。“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至于他真是还是假是李广的后代,由于《晋书》是唐朝人修的,为了美化自己自称的祖宗,这么夸大一点估计也没什么问题。再说李广本来就是凉州人士,就算不是自己的祖宗也算是老同乡了。李家虽然过去只是张凉政权手下的臣子,但是掌握了大权以后就不象张凉那样老老实实当凉州刺史了。而是自立为了凉王。与别的政权自立为王不同,《晋书》把别人称王(无论是胡人还是喊人,只要他不是正统的晋室)都称作是伪,而不把李暠的凉王前面加上伪字,谁让人家的子孙有出息当上了正统的皇帝呢。苻坚的手下吕光也建立过一个凉政权,也在凉州,史称后凉。可能是因为它的建立几乎紧接着张凉政权,可能也是因为吕光曾经击败并处死了张凉政权的最后一个继承人(虽然他好像一天凉州刺史都没有当过)张大豫,才被史家称做是后凉吧。史家称呼一个朝代往往是很有规律的。比如十六国时期的前后两个赵国。一个是刘曜建立的赵,还有就是石勒建立的照。这两个赵前后相接,而且又是石赵灭亡了刘赵,所以刘赵就被称作是前赵,而石赵就被叫做后赵了。
吕光的手下有一个叫段业的人搞了分离主义,建立了另一个凉政权,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由于李凉政权的建立而被大大的削弱了。李凉被史家称为西凉,而段业建立,后来由沮渠蒙逊取代的凉政权叫做北凉,这是由于他们的地理位置的原因了。吕光手下的另一个将领秃发乌孤与段业几乎同时建立了另外一个凉政权,即南凉。秃发乌孤的姓名的取得很有些古朴的意思。据说秃发乌孤是在他妈睡觉的时候出生在被窝里的。鲜卑人把被子叫做秃发,所以它就有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姓氏,倒不是说他生下来就是光头。这样子取得自己的姓氏可比慕容家“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那种做秀的的方式质朴的很多。南凉建立以后,一时间进凉州地区就出现了四个凉国,再加上前面的前凉,以凉为国号的国家多达五个,在十六国时期能赶得上这个数字的就数各种各样的燕国了。
慕容燕前后有好几个。比如,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但是他们的老祖宗,或者说是第一个称燕的是前燕的慕容皝。他自称燕王开创了后面一堆燕的历史。之所以称燕,是因为慕容家族活动的地区一开始主要是在古代燕国的地界上,即今天辽宁和河北东北部地区。后来慕容家的人建国就算不在老祖宗所在的燕地,也要称燕,就好像后代有许多刘姓建立的汉一样。前燕的国祚不段,可是后来这几个燕的国祚都不长。慕容垂的后燕虽然稍微长了一些,可是后来却由一个慕容家的养子、具有朝鲜血统的高云继承了统治,高云早死,由部下冯拔继任,史称北燕。最短的西燕才存在了十年,可是却曾经出现了一年当中换了五个统治者,其中还有一个不姓慕容的。
那个时候有三个秦。一个是苻秦,一个是取苻秦而代之的姚秦,还有一个西秦。苻秦的创始人是苻洪。这个人是很具有迷信色彩的一个人,尤其是他的姓名。他本来姓蒲,之所以姓苻,是因为“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草付’字”,而所以叫洪,是因为小的时候“民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国号称秦,是因为他在后赵的时候担任过陕西附近的主要军事负责人,后来又主要在这一带活动,加上自己本身就是秦地的人,故而如此。后来他的后代建都于长安,更要以秦为号了。后来姚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成国号为秦。姚家也是时代在长安一带活动的。西秦的乞伏国仁,家也是陕西的,又曾经和姚家一样做过苻坚的手下,建立的政权也叫秦,只不过地域靠西,所以叫西秦。
“五凉三秦在西北,两赵五燕河北立。成汉西南开生面,夏魏代国卓然立。”十六国时期,晋以外的政权先后其实不止石榴。西北的夏,河北的冉魏和北魏的前身代国也是当时比较重要的政权。十六国时期有一个很小的政权曾经存在过,那就是冉闵的魏,史称冉魏。冉闵在邺建立政权,自然就效法曹操,建国号为魏了。赫连勃勃本来和刘渊他们是一家子,也姓刘,但是建立政权以后,认为自己不能跟妈的姓刘,但是自己爹本来姓什么也不知道了,认为“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就改姓赫连了。他建立夏政权,也不是根据自己统治地域的名称,而是“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这在十六国的时期的国名中可算是一个很有趣的特例了。但是性质和刘渊称汉、慕容称燕一样,只不过他人的祖宗远了一点吧。
刘秉忠,原名刘侃,生于1216/年,因曾祖父在金代时任过邢州节度副使,家族定居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1232年,刘秉忠17岁时,进邢台节度使府中做令史,即秘书。不久,因不甘于埋没在平庸乏味的文牍工作中,弃职隐居,后拜虚照禅师,出家为僧,法名“子聪”。
《元史·刘秉忠传》说他“生而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
1247年,蒙古朝廷把邢州赐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的封地。海云禅师闻知刘秉忠“博学多才艺”,把他推荐给忽必烈。刘秉忠的学问得到忽必烈的赏识,留他在身边做了谋士。
1251年,忽必烈之兄蒙哥即位为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总治漠南汉地。忽必烈深知,要征服和统治广袤的汉人地区,只靠打打杀杀那一套老办法是不行的。忽必烈重用了刘秉忠及一批有才能的汉人。这一年,刘秉忠向忽必烈提出了一整套治理天下的纲领性建议。此后,忽必烈受命于1253年征伐云南大理,
于1259年征伐南宋鄂州,刘秉忠都随从出征,并多次劝告忽必烈不要滥杀无辜。
1256年,蒙哥大汗想要选个适宜的地方建一座城市,忽必烈推荐了刘秉忠担此重任。刘秉忠选址在恒州滦水之北的龙冈(今内蒙古多伦附近),用了三年时间,建成一座城市,即开平府。这次他展现的卓越才能,使他在日后规划营建元大都时,成为忽必烈手下首选的人才。
■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把国都由上都开平府迁至燕京
1259年,蒙哥大汗死于征伐南宋合州(今四川省合州)的钓鱼山之役。正在围攻南宋鄂州(今湖北省武昌)的忽必烈闻讯撤军返回草原,于1260年在开平府即位为蒙古大汗。忽必烈政权的内外官制,如朝廷的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地方的路、府、州、县等机构编制,均出自刘秉忠之策划。当时还建立了年号为“中统元年”,这是蒙古自成吉思汗开国以来首次使用年号。
1264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定都于燕京(金中都故地,今北京地区),并为忽必烈设计了新的年号“至元”。忽必烈言听计从,下诏改当年的“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定燕京为“中都”,令刘秉忠赴燕京规划营建。
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把国都由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于燕京的动机,其实与当年金代完颜亮由上京会宁府迁都于燕京是颇为类同的:一是忽必烈即位为大汗,并未按蒙古惯例,经“库里尔台大会”推举,而是凭实力自立,很多贵族不拥护他;二是忽必烈自1251年受命总治漠南汉地以来,针对汉人地区的特点,重用汉人,实行汉制,触犯了蒙古贵族顽固派的利益,很多贵族反对他,甚至发动过武装叛乱,他需要摆脱反对派的牵制;三是当时在中国北方,从金国手中夺得的疆土需要就近统治,在中国南方,对南宋政权尚有待于征服;四是燕京的地势水土,远胜于蒙古草原。
■不受旧城约束,刘秉忠决定在金中都故城东北方营造新都城
刘秉忠衔命在燕京相度踏勘的结果,是决定在金中都故城的东北方,以金代行宫大宁宫为中心(今北海公园),营建一座新都城。其原因一是金中都城已于1215/年被成吉思汗的大军摧毁,无法利用;二是大宁宫未遭破坏,忽必烈数次前来燕京时,都曾在琼华岛上的广寒殿暂住;三是金中都故城缺少充足的水源,当年金中都的莲花池和莲花河水系即不敷使用,而新城址可以利用玉泉山和高梁河的水系,并且著名水利家郭守敬已在1262年着手规划此事;四是另建新城,可以不受旧城束缚,能按理想放手规划。
刘秉忠规划的新都城,参用了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每边开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城中干道九纵九横),经涂九轨(纵向的干道可并行九辆马车),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描述。
1267年,刘秉忠首先营建皇城和宫殿。皇城以大宁宫太液池中的琼华岛为中心,西岸是太后居住的隆福宫和太子居住的兴圣宫。东岸是“大内”。大内南部是以大明殿为中心的举办典礼朝会的外朝区,北部是以延春阁为中心的日常办公和生活的内廷区。大内以北是御花园。太庙建在城东,即“左祖”,社稷坛建在城西,即“右社”。主要的市场设在城西北部积水潭北岸的“斜街市”,即“后市”。因积水潭是大运河的终点,是货物集散地,适于交易。此外还有东市、西市。
1271年,忽必烈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将国号“蒙古”改为“大元”,忽必烈由蒙古
大汗成为大元皇帝,即元世祖。
1272年,忽必烈还将正在建设中的新都城由“中都”改称为“大都”。
1274年,大都的宫殿建成,这年正月初一,忽必烈在新宫殿中举办大典,接受百官朝贺。而这朝贺的礼仪制度,也是刘秉忠制定的。
大都城继续施工,至1276年基本建成。
■中心台位于今天北京鼓楼,它为元大都四面城墙的定位提供标准
刘秉忠在相当于今北京鼓楼的地方,建立了一座中心台,以此为四面城墙的定位提供标准。他规划的大都城为南北向略长于东西向的长方形,周回60里,面积约为金中都城的2.7倍。共开有11个城门,北面是健德门、安贞门,东面是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南面是文明门、丽正门、顺承门,西面是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城门相对之间都有通衢大道,即《考工记》说的“九经九纬”,纵横街道所分隔成的方格地块,即为“坊”,坊内是居住区或衙署区。大都城共有50个坊,每个坊都有吉祥的名称,如今天北京阜成门内大街东部地区,在元朝就属“金城坊”。忽必烈曾下诏规定,原住在金中都旧城内的有钱人家和官员,可以优先在大都城内各坊领取地块,每家八亩,建造住宅。不准超标准占地,也不准占着地不建房。不建房的人家,要把地块让出来交别人建房。这个诏书应是北京城里关于房地产规定的最早的文件。
明代《永乐大典》中收录的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中说,“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一步约合1.54米),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即是今天说的“胡同”,出自蒙古语。
刘秉忠在主持营建元大都的工作中,充分施展了他的才学。他不仅依据《周礼·考工记》制定了大都城的总体方案,还依据《易经》为大都各城门制定了寓意典雅的名称(其中有些名称,直至今天还被沿用作地名),例如:
丽正门:出自《易经·离卦》“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文明门:出自《易经·乾卦》“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安贞门:出自《易经·讼卦》“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不仅如此,就连元朝的国号和年号,也是刘秉忠依据《易经》制定的。国号“大元”,出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年号“至元”出自《易经·坤卦》“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至元八年(1271),蒙古大汗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九年(1272),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王朝。
晓得你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