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与辟邪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利爪毕现,纵步若飞,似能令人听到其行走的脚步声,神态威猛庄严。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麒麟为独角,而辟邪则无角。
麒麟是我国古代被神化的一种兽名,其形象出现很早,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初期的中山国国王墓中就出土过一件错银双翼铜制麒麟,距今已2500年。麒麟是我国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一,也有称为“符瑞”的,因为它“不折生草,不食无义”,因而被视为“仁兽”。
辟邪之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记》和《后汉书.灵帝纪》从它的形象与命名来看,当为辟除邪恶而设。把这些象征性的石兽放在墓前,一方面作“守护”墓主之用,另一方面无疑是显示墓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成为万民共戴的至尊。
在南朝陵墓石刻中,麒麟仅见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诸侯王墓,等级严明,不能随意僭越更改。
辟邪:
经过考证,原来这类辟邪神兽总称为符拔,一角为“天禄”(鹿);二角为“辟邪”;无角叫“符拔”。其实符拔就是桃拔,应该总称为“辟邪”,细分有三种: 辟邪:有翼的狮虎(有的翼狮径称“辟邪”) 天禄:天鹿(麒麟一类吉祥动物) 桃拔:符拔或扶拔(由羚羊尊化而来的神兽)
辟邪形象发生重大转变
辟邪形象发生重大转变是在唐朝,形象逐渐向狮子相近,而且开始写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