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讲究的是十三辙
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niéxié)、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三千、人辰、江阳、中东。特别指出的是,十三辙中每一辙的名目不过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并没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同样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可以叫做“婆娑辙”、“三千辙”也可以称作“天仙辙”或“言前辙”。
“十三辙”,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音节中的韵母。在普通话中,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少数韵母由元音加鼻辅音构成(如an,eng等)。从种类上看,普通话韵母分为单元音韵母(有a,o,e,i,u,ü)、复元音韵母[有ai,ei,ui,ia,ie,iu,ao,ou,ua,uo,üe,iao,uai等十三个]带鼻音韵母[有an,en,un,ün,in,ian,uan,üan和ang,eng,ing,ong,iang,iong,uang等十五个]。而从结构上看,韵母可分为韵头(也叫做介音)、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是每个韵母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由a、o、e充当,没有a、o、e时,i、u、ü、er也可以充当。韵头只有i、u、ü三个,出现在声母的后面、韵腹的前面,因此也叫“介音”。韵尾则只限于复元音韵母中韵腹后面的i、u、o或n和ng。
发花辙韵母包括a、ua、ia。
梭波辙韵母包括:e、o、uo。
乜斜辙韵母包括ê、ie、üe。
一七辙i、ü、er。
姑苏辙韵母是u。
怀来辙韵母是ai和uai。
灰堆辙韵母是ei和uei(ui)。
遥条辙韵母是ao和iao。
由求辙韵母是ou和iu(iou)。
言前辙韵母是an、ian、uan、üan。
人辰辙韵母有en、in、uen(un)、ün
江阳辙韵母有ang、iang、uang。
中东辙韵母有eng、ing、ueng(weng)、ong、iong。
京剧讲究字正腔圆。京剧十三辙可以归结为一句顺口溜: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三个字分别对应着没辙辙口。归韵的问题希望你看一下“四呼五音六部”……这对你学习京剧的唱是很有帮助的。
归韵归不好字咬不准很难唱的有味。程砚秋的唱就很讲究,通天教主王瑶卿曾给四大名旦每人一字,给程砚秋的就是一个“唱”字,足见他的唱功了得……我学的程派,很喜欢程派。
楼上的给出了很多参考资料,希望对你有用。祝你取得进步。
补充一下,除十三道大辙外还有两个小辙“小人辰”“小言前”就是带儿化音的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