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写景转到叙事
运用描写 的写作手法
最后一句以小见大,若当年东风不与周瑜大军行方便,那么大乔小乔就会被夺去,沦为曹公妾。
借两位女子的命运暗示了东吴战败后生灵涂炭的样子,同时也写出了东风对这场战役的影响诗歌题目为“赤壁”,即赤壁山,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是汉末周瑜破曹操处,由诗题即可约略猜出是首咏史诗。而黄州城外有赤鼻矶,当地人误以为“赤壁”,其实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赤壁,此诗即是杜牧官黄州时所作,他不过是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诗人到底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呢?这得看诗中描写的古人古事——“东风”“与周郎便”,指赤壁之战中火攻之事。事载《周瑜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曹操进攻东吴,因北方士兵不习水战,采纳庞统计用铁链把战船连结成一体,使不至摇晃动荡。周瑜用部将黄盖计,用轻便战船几十艘,载着满灌油脂的干材,外裹帷幕,诈称投降。等到接近曹操兵船时,冷不防放起火来,恰巧这天东南风大起,向西北延烧,曹兵大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文学的描绘:“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尽曹军亏败的惨重,而周瑜则在气定神闲、从容儒雅中铸就丰功伟业的,流露出苏轼的无限仰慕之情。杜牧却别出匠心着一“不”字,撇开历史事实,大胆进行假设,准备从反向立意,与一片歌颂声喝彩声中来一棒喝,言他人未尝能言,构思奇巧;由此推论出结果写法又奇巧:撇开抽象谈理,写典型细节——“锁二乔”,它颠覆了东吴帝国。这细微处是表现诗歌主旨的发力点。二乔指吴国乔公的两个女儿,皆是国色天香。要深入体会诗人的命意,还需要指出的是大乔乃孙策的妻子,孙策是东吴的缔造者,是当权者孙权的哥哥;小乔是周瑜的妻子,周瑜是东吴最高军事将领,赤壁之战的指挥者。他们最心爱的人命运怎样?——“锁”在春深的铜雀台里。铜雀台,地名,在邺城(今河北临鄣县),上有楼,楼顶立有一丈五尺高的大铜雀,台所以得名。曹操所建,是他私人晚年享乐之处,住的是姬妾歌妓。着一“锁”就蕴藉无限:锁住是东吴佳丽,是东吴存在的明证;锁出的就是东吴的奇耻大辱,是东吴大厦的倾覆。所谓输了她们就输了全部!恰巧杜牧《阿房宫赋》中有这样生动的描写:“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一切凄凉皆是因为“六王毕,四海一。”可惜,历史从来不容许去假设,事实却是东风偏与周郎便。但是在杜牧看来,周瑜取得惊天地的业绩,居然得益于极不确定的偶然因素,言语之中嘲讽了侥幸获胜的周瑜。当年阮籍登广武,观楚汉战场遗迹时,曾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杜牧暗袭其意,用语不可谓不犀利。而逼人的英气中又多了一份牢骚,诗人好谈兵而不得志,当真成为“东风不与杜郎便”,俊赏的杜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悲夫!咏史诗或借古讽今,或怀古伤今,或发表某种感慨,换句话说,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那么,我们鉴赏时就要联系相关的写作背景,弄清作者的写作这段历史、这个古人或古迹的意图所在,同时正确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理解越是精细,作者的心曲就越是体会的深刻而独到。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 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 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 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囧丹
联想
引经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