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叫金龟子。金龟子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常见的有铜绿金龟子、朝鲜黑金龟子、茶色金龟子、暗黑金龟子等。金龟子有夜出型和日出型两种,夜出型夜晚取食为害,多有不同程度的趋光性,而日出型则白天活动取食。
金龟子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防治的土栖性害虫,为害大豆、花生、甜菜、小麦、粟、薯类等作物。咬食叶片成网状孔洞和缺刻,严重时仅剩主脉,群集为害时更为严重。常在傍晚至晚上10时咬食最盛。
扩展资料: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在成虫发生期树冠喷布50%杀螟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布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对成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也可表土层施药,在树盘内或园边杂草内施75%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施后浅锄入土,可毒杀大量潜伏在土中的成虫。
2、人工防治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早晚振落捕杀成虫。
3、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当成虫大量发生时,于黄昏后在果园边缘点火诱杀。有条件的果园可利用黑光灯大量诱杀成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龟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龟子科
叫做金龟子;金龟子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铜绿金龟子、朝鲜黑金龟子、茶色金龟子、暗黑金龟子等,牛壳螂是俗名;这类害虫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生活隐蔽、适应性强、生活史长短不一,很难防治,可以在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大陆发现。
扩展资料
人工防治
幼虫每年随地温升降而垂直移动,地温20℃左右时,幼虫多在深10厘米以上处取食,一般在夏季清晨和黄昏由深处爬到表层,咬食竹柳近地面的茎部、主根和侧根。在新鲜被害植株下深挖,可找到幼虫集中处理。
形态特征
1、铜绿金龟子 成虫体长18~21毫米,宽8~10毫米。背面铜绿色,有光泽,前胸背板两侧为黄色。鞘翅有栗色反光,并有3条纵纹突起。雄虫腹面深棕褐色,雌虫腹面为淡黄褐色。卵为圆形,乳白色。幼虫称蛴糟,乳白色,体肥,并向腹面弯成“C”形,有胸足3对,头部为褐色。
2、朝鲜黑金龟子 成虫体长20~25毫米,宽8~11毫米。黑褐色,有光泽,鞘翅黑褐色,两鞘翅会合处呈纵线隆起,每一鞘翅上有3条纵隆起线。雄虫末节腹面中部凹陷,前方有一较深的横沟;雌虫则中部隆起,横沟不明显。
金龟子科中有一些是杂食性害虫。啮食植物根和块茎或幼苗等地下部分,为主要的地下害虫。为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地上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龟子
金龟子。
金龟子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铜绿金龟子、朝鲜黑金龟子、茶色金龟子、暗黑金龟子等,牛壳螂是俗名,一般会是几种相似的金龟子的通称,个人认为应该是朝鲜黑金龟子、茶色金龟子、暗黑金龟子等几种大小相近、都接近黑色的金龟子的通称,这几种金龟子在冀东一带俗名也统称作“油克螂”。详见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45215.htm。
屎壳郎学名蜣螂
是不是叫‘金龟子’,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