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层命名规则
5.1.1 数字化地形图可按专题图的形式管理,也可以图幅为单位进行管理。
5.1.2 按图幅管理,划分的图层在不同图幅中应是一致的。建立GIS系统以图层为单元进行管理。
5.1.3 为保证多幅图拼接后每个图形信息及相应属性信息的独立性,防止图层名重复出现。图层名编码结构如下:
△×△△△×× 划分的图层数字编号,两位 图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三位 比例尺代码(A-1:25万,B-1:10万,C-1:5万,D-1:1万,E-1:5000,F-1:2000,G-1:1000,H-1:500) 图类代码(如H:河道地形图,L:陆上地形图)
1 图类代码:为相关专业术语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如首字母与已有图类代码相同,则为专业术语第二个字拼音的首字母。每一图类还可分若干图层,由编码结构中最后两位数字顺序编码。
2 图名:若超过3个汉字,则取前两个字和最后一个字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若图名出现重名时,则前两位不变,第三位改为数字顺序编号,不够三位时在第三位补V。其中图名编码部份当有需要时,可直接采用国标分幅编码,并编制与上述方案中三位代码的对照表,以实现数据交换。
5.2 属性表命名规则
5.2.1 每个图层的点、弧段或多边形有不同属性表,可根据不同系统自行确定属性表名称。
这个应该没有具体的规则,但应该容易识记,一看就知道数据要表达的意思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