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弄点论文的东西,中英文都行,我的论文题目《论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与融合》,需要的有摘要

2025-01-03 19:10: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婚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于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也越来越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礼仪。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些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本文通过研究这种差异来简单的分析这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一、中西传统婚礼过程的差异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古老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国早在 100 万年前就已经有简单的嫁娶观和相应的习俗形成了; 而西方国家,例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各国的婚俗仅形成于千年甚至百年前,这种时间上的跨度决定了这一习俗的不同。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嫁礼仪,尽管制度中不乏性别歧视又经历几多朝代变迁,人们仍然坚持对这一礼仪的尊崇。西方基督教国家也因为对于信仰的坚守而一直沿用古老的婚礼习俗至今。下面是对于中西方婚礼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事项安排的对比。1. 婚礼前1) 配偶的选择在选择配偶方面,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双方的当事人并没有选择配偶或拒绝配偶的权利,父母以及在婚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陌生人———媒人才是婚姻的真正主导者。即使父母不在了,家中的长辈也会代替父母履行这一职责。一个家庭选择另一个家庭的第一标准则是“门当户对”,也就是要有同样的社会地位或者同样的财富,其次才是对方的品貌和修养,可见婚姻是一项家庭事务而非个人的事情。西方国家中,尽管也存在家族与家族之间因为利益的联姻,但结婚还是有着高度自由的。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福利,是任何人都不能被剥夺的权利,即使是父母也不可以。在中世纪,崇尚战争的骑士们甚至为了爱情不惜进行生死决斗。一般来说,在选择结婚对象中男性为主动方,女性则受教条和礼仪的约束采取保守态度。尽管如此,年前的女性们对于自己中意的对象也会采取眼神或言语的暗示来传递意愿。尽管西方国家的婚姻观较为开放,但在选择配偶时宗教信仰是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基督教徒很难和犹太教徒结婚。2) 求婚说到中国传统婚姻礼仪,那一定要提到“六礼”,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本段讨论“婚礼前“的礼仪,因此“亲迎”这一礼本段不做说明,在下一章“婚礼中”再做讨论) 。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这每一项礼仪都有严格的标准,是新人结亲时必须遵循的准则。一、纳采: 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二、问名: 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三、纳吉: 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四、纳征: 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五、请期: 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六、亲迎: 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西方人的订婚远比中国人的随意简单,但也不失庄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如果双方认可了彼此,这时男士要正式地向女士提出请求:“你愿意嫁给我吗?”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是促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女士接受了请求,他们就会办一个简单的订婚仪式,请一些亲密的人参加,规模不大,旨在向他人传递“我们要结婚了”这样一个信息。西方人中意的结婚日期是法定假期、节日或周末大家比较轻松的时候。2. 婚礼中1) 婚礼地点按照中国传统的婚俗,办婚礼的地点一定是在男方家,婚后女方要住在男方家以方便照顾丈夫与公婆。这一点也反映出了中国女性在婚姻当中的附属地位。在西方国家中,出于对基督教教义的尊崇,人们更希望他们的婚礼受到上帝的见证及祝福,教堂是最理想的婚礼地点。也有人在婚姻注册处简单地完成婚礼,同样会受到神职人员的祝福。2) 婚礼服饰中西方审美与习俗的差异决定了彼此传统婚礼服饰的不同。中国服饰强调统一不突出个性,西方服饰以表现人的本质美为前提,显示人体曲线,彰显个性。中式的婚礼喜庆,男女双方也要身着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礼服; 西方的婚礼浪漫庄重,男士的纯黑或纯白西服,女士的白色婚纱更能体现婚礼的纯洁。为了要使婚姻长久,中国的母亲们会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为她们准备从内到外的新衣,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也嘱咐新娘不能不能穿戴任何有“短”字的服装,如短袜,短衫,这些都会预示着婚姻的短暂。西方的婚礼中有条不成问的规定,新娘的服饰中一定要包含“新、旧、蓝、借”四项装饰。“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象征新生活; “旧”指母亲或长辈传下来的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亲人的祝福及传承; “蓝”指新娘的小饰物或花束是蓝色的,象征纯洁的爱情及对爱情的忠贞; 最后“借”是指向别人借的东西,代表财运。从这点上看,尽管服饰相差很多,但表达的意思相似,这样说明了人类文明是相通的,可以在延续自己文化的同时相互融。3) 婚礼过程从颜色上看,中式婚礼以热情的红色为主,西式婚礼则以纯洁的白色为主。在我国,白色代表丧事或不吉利的事; 在西方,红色象征血腥和战争,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在同一文化中对立的颜色却在另一文化中传递着相同的信息。从声音上看,我国的婚礼要越热闹越好,鞭炮声、奏乐声、熙攘声一刻不停,主婚人的声音也要越高越好,这样才能显得新人受到的祝福多。西方人认为柔和的《婚礼进行曲》配上安详的氛围才能更容易得到上帝的祝福。从行礼仪式上来看,中国新人的婚礼必须要由男方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主要的仪式是: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大礼。新人以这三拜表示礼成,表示说他们已经传承了天地的旨意,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认可正式结婚。西方的新人们往往选择牧师来主持婚礼,宣布他们婚姻的合法性。礼仪上更是尊重信仰,要在上帝的面前相互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还是坏,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彼此相爱、珍视,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表示忠于彼此的爱情与婚姻。相互交换戒指并亲吻对方后表示礼成。从婚宴上来看,我国的传统婚宴是在男方家举办。礼成后新郎会一一想前来贺喜的宾客敬酒答谢,女方则不宜抛头露面回洞房休息。婚宴的钱一般由男方家来出。与我国婚宴不同,西方婚宴比较自由,多采用自助餐的形式,并伴有一场舞会,宾客多送礼物而很少直接给礼金。婚宴的钱一般由女方来出。3. 婚礼后中国的传统婚礼中,结婚的第三天是新娘协新郎“回门”的时间,即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答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的时间。由于交通的不便和传统“以夫为天”的思想,旧时出嫁后的女儿很少能再次回到娘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回门”就是女儿与父母的最后告别,是传统婚礼的最末并且最重要的一项仪式。与中国传统婚姻相反,西方的新婚夫妇们在婚后第一项事情是离开家人朋友去做一个简单的蜜月旅行。蜜月这个词起源于英国古代条顿族的“抢婚”,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当时盛产的由蜂蜜酿成的酒,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至此,整个婚礼全部结束,新婚夫妇开始他们正常的婚姻生活。二、中西方传统婚姻礼仪的差异分析1. 婚姻观不同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 《礼记》·《昏义》) ”,可见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婚姻被视为家庭甚至国家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利益才是最终的标准。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2. 信仰不同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体现出中西方信仰的不同: 一个中国的孩子捡到一个钱包不会占为己有,原因是他的父母告诉过他那是“不道德”的; 西方的孩子也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相信

婚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