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作者不喜欢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
(2)、做人要谦虚,不能忘了根本,要回报父母,回报家乡,回报祖国,不能为了一点利益而忘了自己的根。
参考资料:
1.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2分)作者厌恶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2分)
解析 此题较为简单,原文第6自然段有明显的句子:“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
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答案 树的特殊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2分)
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2分)
解析 首先,搞清“春的神意”就是“春的精神”或“和平美丽的春光”即“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其次,根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加以阐释。
3.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解析 此题要着重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把握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总结它的作用。改用第二人称的一般作用:一是拟人化;二是便于抒发感情。
答案 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
4.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
答案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在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2分)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2分)结合原文赏析。(2分)
解析 要概括本文的主旨,从整体上来讲就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并结合散文的特点。本文是一篇咏物散文,文中描写了杨柳的“贱”而有用、“美丽”“象征春的神意”。由物及人,便可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行文上的特点即文章结构的特点。
郭敦顒回答:
(1)(小学)六年级语文有如此好的文章,我国的教育大有希望,但愿高居其上者能向下些,叶落归根,叶落归根呀!红杏原本是好的,把春装扮得那么美丽,这足够了。然而红杏她却长到“出墙”遭惹是非引来野蜂嗡嗡,着实让人生厌;而居上者更只顾向上,那怕是高处不胜寒却依然向上,削尖了上顶拼命地向上,全不顾及其根基,而大有连根拔除之势,那里还想起了供养他的根基?难怪作者不喜欢他们了。
(2)杨柳却不同,没有对环境的苛求,他的种子随风瓢泊,到处都可生长,有雨和阳光够了。他向下,向下,再向下!也许是因他操劳过度而累弯了腰枝所致。但不论怎样他的向下,像是张开了的一张大伞,在烈日炎炎之下,给人遮阴承凉,带给人们了以美好的惬意。他全不像是居上者的傲慢,也不似红杏“出墙”般的轻浮。所以作者以杨柳下垂的形象展示了其朴实无华为人造福的美好品格,从而加以正面肯定。而其实这是作者在借物唯喻人,借杨柳的下垂来说明做人之道。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一褒一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极具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是篇难得的佳作。
荔枝蜜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从化温泉吃鲜荔枝了。
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老梁叹息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物件,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一点点糖,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害么?”
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待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
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1.因为它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
2,做人不要忘本。
(1)杨柳主要美点 是其下垂 ,其他花木大都是 向上发展的 ,人们称春天为“杨柳春”不仅因为 杨柳当春抽条 缘故,实因 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 缘故.
(2)红杏的“出墙”,古木的“参天”,原是好的,作者不喜欢它们的理由是 :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 .
(3)作者借杨柳的“下垂”来说明做人 :不忘记根本,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乃是为人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