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人有什么特点?

2024-12-04 09:29:1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运城人到底缺什么?
  当我们谈起关羽的时候,步入永乐宫的时候,登上鹳雀楼的时候,我们会为自己是一名运城人而骄傲。
  可是,当我们进入上海、进入深圳、进入温州的时候,迫于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压力,我们又会为自己是一名运城人而叹息。曾经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祥地之一的运城,为什么一下子给落后了呢?我们和人家经济发达区域比,到底缺什么?
  我们运城所缺少的,应该是一种新时代的经营思维与超前观念。因为一个地方的落后,不仅因为环境、政策、资金、项目等,更是因为当地人的思维与观念落后于时代前进的速度。
  1、因循守旧的“地主观念”,得不到更新。
  我们运城人貌似团结,还美其名曰:“很心齐”。只要是外地人,你要想在运城这片土地上发财,难!除非你在这里夹起尾巴做人,处处给运城人称臣,可能还有日子过。否则,揍你个“南蛮子”、“外路人”,尤其是在“收拾”这类人的时候,才见得运城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一齐上阵了。结果,在八十年代满街满城都有温州人、“南蛮子”的繁华运城小城,在今天却寻不着踪影了,禹都市场的“温州街”也被“和平街”取而代之了。因为我们运城的“地主”难尽好客之意,所以“客人”只好远走高飞了。不是我们运城的地方太小了,而是运城“地主”的心胸太小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不得比我们强的外地人在这里发展,只能容得“你不如我”的现象存在,像武大郎用人一样,我们只能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落后。
  从发展的观念上来看,哪个地方移民越多,哪个地方外地人越多,哪个地方就发展得越快,就深圳而言,真正的深圳人才有几个,在为深圳繁荣做不懈努力的却是外地人!深圳人对外地人存在的观念是:“你发财、我发展。”而运城人的观念是:“你赚了我的钱,我放了你的血。”如果说,我们不解放这个排外观念,单靠运城人孤军奋战来激活当地市场,是比较困难的。
  2、现代企业家严重短缺。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期,中西部的人才不仅仅是孔雀东南飞了,就连麻雀也走了。随着人才走向的分水岭,导致了中西部与东南部的差距,运城也不例外。眼下,我们不仅仅是缺少人才,更重要的是,现代企业家资源严重短缺!
  我市的许多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至今,靠自身的胆识与机遇,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而且不少人已是大获成功,但成功并不等于成熟: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受经营者自身的素养、管理知识、家庭经营、现代营销观念等限制,已很难驾驭,导致管理专制、市场运作盲目、决策随意、企业缺乏凝聚力,很难再有八九十年代的发展速度。
  企业家,是一种素质,而不是一种职务。每一个企业都有厂长与经理,但不一定有企业家;但一个好企业,一定是因为有一个企业家!
  市场变了,企业的运作机制也要变。时代变了,企业家的素质也要变。我们运城的发展,不仅需要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企业家,还需要一大批能够立足运城本土,放眼全球市场的现代企业家,更需要一个个能够“制造”企业家的孵化器!
  3、缺少做领袖的勇气与胆略。
  哪个企业是这个行业标准的制订者,哪个企业就是赢家,就是这个行业的市场领袖。比如说,我市彩印业在国内市场上拿得出手,也能叫得响,堪称行业排头兵,再往前大大跨越一步,抢先去做彩印业某个标准的制订者,就可成为本业的导潮流者,完全可以带动运城一方经济繁荣。
  在市场经济中,谁占据了市场份额的40%以上,谁就有发言权,就有决胜权。比如,温州打火机生产占中国十分之九之多,那它就稳坐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我们运城的棉拖鞋制造业、果脯业等完全可以联合起来,走集约化、集团化、规模化之路,打造自己的抗风险联合舰队,共同进军市场。这样既能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又能降低生产流通成本, 为运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要形成这样一种规模经营,需要一批市场领袖。只有在本行业中有人格魅力、感召力与领导力的人,才可担此重任。我们运城人的老观念是卖石灰的见不得卖面的,同行是冤家。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们首先要繁荣区域经济,把卖面的与卖石灰的油水关系变为鱼水关系、相伴相生,共同对外,一起将运城产业的市场蛋糕做大。

  作者: 221.204.126.* 2005-3-17 21:46 回复此发言

  --------------------------------------------------------------------------------

  2 运城人到底缺什么?
  4、缺少营销大军。
  我们运城人在企业经营上,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包装、无营销的观念,生产出来的产品:憨厚、淳朴、质地善良,成本不小、费功不少,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下的营销观念是:谁拥有了流通渠道,谁就拥有了市场;谁拥有了市场,谁就拥有了这个产业的王牌。我们运城人应该立即行动起来,高扬营销创新的大旗,去抢占流通渠道。这样的话,我们运城就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大军。就我市目前状况而言,商校、高专每年最多能培养三五百名营销人员,其中还有一大部分一出校门就远走高飞。在社会上,专为成人设置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短训班廖廖无几,远远不能适应运城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如果我们培养不出自己的市场营销将才,那就只能等营销实力强的企业在市场上吃饱了以后,剩下多少我们吃多少。
  随着加入WTO的步伐日趋加快,整个市场情况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也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失去自身原有的产品竞争优势,尤其是我市各企业中原有的市场营销人员的知识结构、应对全球营销的理性思维与分析能力,远远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预警这种局面给自身带来的威胁,只能在未来的新竞争中疲于奔命、穷于应付。眼下,我们急需更新企业内部营销人员的市场观念,充实新的竞争能力 ,了解国际市场动态,高效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
  市场经济下的运城要发展,就需要训练与“孵化”一批国际化营销人才,有雄才大略,敢到世界各地为运城企业去挤、抢、占、夺得市场份额。
  5、包装家、咨询家短缺。
  运城红富士一块五一斤卖给客商,经深圳人那么一包装,不仅有了漂亮的外观,而且还有了品牌,摇身一变就上了超市,一斤四块钱!这一块五与四块钱之间就是包装家的功劳,就是市场运作观念的体现!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赢时通,起步时才有30万元,经汉河广告公司那么一“包装”,经过短期运作,即成为上市公司,而且被联想入主。
  几根普通的松紧带,经那么一组合,再经广告商那么一包装,就成了背背佳品牌,销量成倍翻番……
  这就是包装家的工作!
  而我们运城,缺少像深圳采纳、蓝火、北京叶茂中这样的大腕级包装家,所以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企业才显得是那样的“土”。
  除此以外, 我们运城还缺企业咨询机构、企业诊所、企业健康顾问、企业家沙龙,因为没有企业导师,所以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不敢大胆地往前走。
  6、缺少创新式地学习。
  创新就意味着领先,意味着独特,意味着新的竞争手段和竞争优势。浙江人之所以发展到现在的大产业、大市场,与浙江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初期的机遇分不开。当初,浙江人迫于生计,不得不离乡背井,沿街叫卖。在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的同时,浙江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稳稳地拿下了小商品市场的份额。在拥有了流通渠道以后,浙江人鸣金收鼓 ,返回根据地,建起了市场,摇身一变成了坐商,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小商品聚散地,这种顺浙江人独特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如果我们不加创新地原搬照套过来,我们只能永远学习,永远落后,永远步人后尘。
  在过去,城市化、现代化确实是市场化、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城市以人和物为对象,聚散的是人流与物流。而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却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以信息为对象,不再大规模地生产工业品,而是在生产信息,聚散的目标也成了信息流,人流逐步向城市边缘转移,物流不再中转,而形成了一种点对点的直线沟通。所以在现阶段建设市场时,我们一定要站在全球营销的高度,充分运用最先进的电子营销渠道,来组织世界上最低价格的最好货源,将其流通到附加值最高的区域。如果建一个市场时没有考虑到它对信息的聚散功能,那这个市场绝不是一个能适应新时代的现代化市场,走不了多远就会被淘汰。因为衡量一个城市或一个市场是否先进,是否现代化的硬性指标即是信息化的运用程度。
  在我们运城经济的发展史上,还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政府大张旗鼓地为民营企业壮威送行,为市场创业者一路亮起绿灯,但愿我们每个运城人都能抓住这次机遇,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