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的教育方法就很惊艳,我学习能力差,学什么都很慢,理解力也不是很好。小学的东西很简单,大部分人都能考满分而我几乎都没考过满分。
然而每次考试回家老妈一次都没有骂过我,她甚至说,没事儿,考的不错,下次不要错就好。好几次,我很难过地问她,我是不是真的很笨。
她说,“你知道吗?锅越大,开水就越慢。他们的锅小,所以很快就开了。但是你的锅大,得慢慢开。你现在可能不如别人,但你以后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这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教育啊!她这样鼓励我,一直都在鼓励我。然后最终的最终,我考上了人大,做个出众的人。
表嫂对女儿的教育足够令我惊艳。把她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关于她的事,都会问她的意见。
小侄女两岁多的时候,表嫂还在接一些设计公司的小活。有时候需要去公司跟人交流,小侄女又没有人照顾,表嫂会问她:妈妈要出去一趟,你是在家等妈妈回来,还是跟妈妈一起去?现在外面很冷,跟妈妈一起去,你会觉得不舒服。小侄女有些胆小,她会说:我要跟妈妈一起去。
虽然每次她都会跟着去,但表嫂还是每次都问她。冬天的时候,会告诉她天气冷,夏天会告诉她天气热,不管她懂不懂这些。到了公司,表嫂会说:妈妈要去跟人谈事情,你不要闹,等一下就结束。你要是表现好,就可以喝爽歪歪。表但是每次,她都特别乖。
我去她家吃饭的时候,吃饭前,她会说:妈妈,我要洗手。吃饭的时候,她就坐在儿童椅上,表嫂会问她要筷子还是勺子?勺子要蓝色还是粉色?小碗要蓝色还是粉色?吃多少馒头?喝多少粥?每件小事,都会问她的意见,她自己选择后,就不能反悔。菜必须吃光,粥也要喝干净,不能有剩饭。
那次吃饭,我真是惊讶到了,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孩子,不仅可以自己吃饭,而且还可以吃干净,掉在桌子上的饭粒她还会捡起来吃掉,真是又懂事又萌。
上小学的时候我妈带我去吃牛排。现在想起来这种名字玛丽苏的改良西餐厅真是尴尬,小时候却极喜欢。我们坐在二楼餐厅的软座里,听着轻音乐,喝着柠檬水等待牛排。
这时,楼下出现了一对风尘仆仆的母子,母亲从包里拿出来面饼,儿子啃着刚买的鸡蛋灌饼。我妈说你看楼下的阿姨,很辛苦吧。我说是啊,你不会又想说我们老师说的不好好学习就要干体力活受苦,想买什么都没钱的那一套吧。
我妈说,很多时候贫穷并不是因为懒惰造成的,或许别人没有和你一样好的教育条件,又或许没有好的机遇,所以不要轻易指摘别人的生活。但是你们老师说好好学习是有意义的,将来你不但可以自己吃牛排,还可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让更多的人吃上牛排。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的未来是父母三观的复刻”。你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三观,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班里一个女生家里穷,但长得好看,被同校一个混混缠上了,后来纠缠中被教导主任发现,便把两人都训了一顿。女生性子直,宁死不认错误,相反男生却知道这种事就坡下驴就好,结果女生被请家长。女生父亲来了,她父亲是个憨厚的人,大家都知道主任在欺负人,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大叔也耿直,死活不认为是女生的错。
教导主任便说出了一句我听了无数遍的话:“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为什么不找别人?”据回来说当时情景的班主任回忆,女生的父亲想反驳这句话,但嘴巴笨,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教导主任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突然女生的父亲仿佛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打了那个混混一个耳光,不知哪里来的勇气问:“你说,响不响?”
那个男生当时就蒙了,大家都蒙了,之后再也没人敢欺负这个女生了。以往我总怵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自证清白,我不知道我也不用自证清白。但她父亲这一巴掌惊醒了我,原来这个局可以这么破。一旦知道这个道理,便再也不会陷入受害者也有错需要自责的圈套了。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应该是我明白的最透彻的一句话,当时这位父亲以这种“奇怪”而又幽默的方式教育了混混和自己闺女,真的做到了一箭双雕,让我相当的惊艳。不得不佩服这位父亲的想法。
喜欢夸赞孩子而不是叱骂孩子,喜欢跟孩子讲道理,而不是抬手就一个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