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最负胜名的景点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来
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别致的名字——江城.
也许大家要问:长江从上至下,流经了大大小小为数不少的城市,为何此称独钟武汉 其原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武汉游玩,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饮酒,边饮酒边欣赏音乐,喝到了兴头上,李白诗兴大发,于是题下一首诗,诗名叫做《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汉人非常喜爱"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这一佳名,于是自号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汉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这些名称的来源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源源.
-- 武汉的由来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离汉口仅30里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遗址在盘龙湖畔被发掘出来。可见,自商、周以来武汉地区即是重要的古城镇。
武汉是武昌、汉阳、汉口的合称,即"武汉三镇"的合称。武汉成为统_的大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形成的时序为江北(汉阳)先于江南(武昌),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毗连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以前,所谓"武汉",乃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元代武昌、汉阳均属湖广行省,鄂(武昌)汉(汉阳)并称,是为双城。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趋势。
明宪宗成化(146--1487)年初,汉水改道人江,汉口 始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涨水之际,江水漫溢,人们仍无 法安居。1635年(明崇侦八年)通判袁倡创筑长堤(上起硚口,下迄堤口)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 之长堤街。此后,居民日增,到清仁宗嘉庆时,汉口居民 已达 36,929户,129,183人,但汉口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一直隶于汉阳县,因此,早期的"武汉"概念仍是武 昌、汉阳双城的合称。如 1822年(清道光二年),范锴所 著《汉口丛谈》中"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 阳等郡(府),汉口是称不上郡(府)的。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牍中常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当然也包括了汉口)两地的, "武汉"实际上应读作"武、汉"。
汉口的独立地位是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才确立的,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阳、夏分治,改汉口同知为抚民同知,分汉阳汉水以北地段北至摄口,西至娇口,拨归同知管辖,立名曰"夏口厅"。到民国初年,改同知为知事,易厅而为县,于是便有了夏口县。当时,武昌(江夏)、汉阳、汉口(夏口)仍以各自名称为主,而且各有隶属,如清末时江夏属武昌府,汉阳、夏口属汉阳府,民初时夏口属江汉道,故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建制,在历史上,亦有将汉阳、汉口联称为"阳夏",将武昌、汉阳联称为 "武阳",将武昌、汉阳、汉口联称为"武阳夏"者。
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次年初,国民政府将汉口市(辖汉阳县)与武昌合并,划为京兆区,作为首都,并建立统一的武汉市政府,此时,武汉才取得了作为政区、市区的称谓。此后,武昌、汉阳、汉口时分时合,直到 1949年解放前夕,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了。
武汉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城市。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多次在此卷起巨澜。唐代王仙芝,元末徐寿辉与陈友谅,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清代洪秀全等,都曾亲临武汉。在近代,一举埋葬清王朝的辛亥革命首发于武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二七"大罢工,国民革命军北伐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八七"会议的召开,抗战初期的武汉会战等,都在中国现代史册上熠熠生辉。
1986年,国务院批准武汉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市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最负胜名的景点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来
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别致的名字——江城.
也许大家要问:长江从上至下,流经了大大小小为数不少的城市,为何此称独钟武汉 其原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武汉游玩,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饮酒,边饮酒边欣赏音乐,喝到了兴头上,李白诗兴大发,于是题下一首诗,诗名叫做《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诗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汉人非常喜爱"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这一佳名,于是自号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汉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这些名称的来源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源源.
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水果湖放鹰台和南湖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
旧时的舞场手工业发达,以造船,冶金,铸造钱币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
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汉阳,汉口很早就筑有城墙,分别被当作过县治之所在.
汉口后来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名声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武昌和汉阳,,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海外誉为"东方芝加哥".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5年在汉口修筑张公堤.这条堤对逐年降低后湖一带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陆地,对起初狭小的汉口扩建面积提供了方便条件,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集家嘴的由来
据《汉口丛谈》载:明嘉靖元年(1552),世子朱厚燠从钟祥出发, 经此赴北京继承皇位,因此后人把皇帝经过 的这个渡口称为"接驾嘴",后来因这里码头多作转运粮食之用,改称 "集家嘴". ☆卓刀泉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也",于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74年.
武汉的由来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武汉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离汉口仅30里的府河北岸,就建有古城,遗址在盘龙湖畔被发掘出来。可见,自商、周以来武汉地区即是重要的古城镇。
武汉是武昌、汉阳、汉口的合称,即"武汉三镇"的合称。武汉成为统_的大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形成的时序为江北(汉阳)先于江南(武昌),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毗连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以前,所谓"武汉",乃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元代武昌、汉阳均属湖广行省,鄂(武昌)汉(汉阳)并称,是为双城。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趋势。
明宪宗成化(146--1487)年初,汉水改道人江,汉口 始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涨水之际,江水漫溢,人们仍无 法安居。1635年(明崇侦八年)通判袁倡创筑长堤(上起硚口,下迄堤口)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 之长堤街。此后,居民日增,到清仁宗嘉庆时,汉口居民 已达 36,929户,129,183人,但汉口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一直隶于汉阳县,因此,早期的"武汉"概念仍是武 昌、汉阳双城的合称。如 1822年(清道光二年),范锴所 著《汉口丛谈》中"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 阳等郡(府),汉口是称不上郡(府)的。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牍中常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当然也包括了汉口)两地的, "武汉"实际上应读作"武、汉"。
汉口的独立地位是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才确立的,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阳、夏分治,改汉口同知为抚民同知,分汉阳汉水以北地段北至摄口,西至娇口,拨归同知管辖,立名曰"夏口厅"。到民国初年,改同知为知事,易厅而为县,于是便有了夏口县。当时,武昌(江夏)、汉阳、汉口(夏口)仍以各自名称为主,而且各有隶属,如清末时江夏属武昌府,汉阳、夏口属汉阳府,民初时夏口属江汉道,故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建制,在历史上,亦有将汉阳、汉口联称为"阳夏",将武昌、汉阳联称为 "武阳",将武昌、汉阳、汉口联称为"武阳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