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听一楼的胡说八道,正史《三国志》里根本不是三国演义那么扯。蜀国不能统一有如下原因:1.蜀地人口稀少,只是一个州。而魏国拥有10个州,包括人口最多的州-冀州,和人口最多的郡-魏郡。吴国拥有两个州,其中有物产丰富的扬州。从人口来比,蜀国就输了,何谈士兵?2.蜀国的集团很多,有刘关张起家的“刘氏集团”,有在拿下靖州时诸葛亮提拔的“荆州集团”(魏延,黄忠,庞统等),有第一次攻打刘璋时的“江州集团”(严颜,吴懿,李严,法正等)还有刘璋投降的旧部“西川集团”(黄权,刘巴等)这些集团在刘备活的时候,都很老实,但刘备死后,就开始夺权。诸葛亮一在均衡,但是终究失败,在人心上,就不齐。3.诸葛亮专政,手握军权,后主没有发挥空间。后主其实是贤明的君主,在《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有说明。而诸葛亮确认为后主扶不起墙,所以大权独揽,以至于死后,各个集团夺权,使得两败俱伤。4.诸葛亮布防荆州失策,关羽是有名的傲娇,几句好话就飘飘然。却拍他留守荆州,是一大战略失误,导致关羽身死,张飞寻仇黄忠身死,火烧连营的悲剧。5.蜀国人才有限,鼎盛时期文有诸葛亮,法正(庞统已死),武有关张赵马黄魏。但是,法正早夭,关张黄3年内都死了。南征后,马超有病逝,第一次北伐后,赵云病逝。诸葛亮还不信任魏延,死后谋杀魏延。蜀国彻底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以上5点是蜀国不能统一的重要原因,楼主如果想更加了解三国,留下QQ,我可以一一解答。(纯手打,望采纳)
人才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是经济实力是更重要的。尤其在历史上,并不象小说中所说的那样,诸葛亮等人没有那么突出的军事才能,并且其余的两国也是人才济济的。从面积上看,当时的汉朝13州,曹操占据了9州,孙权占据了2州,刘备只有1州。并且蜀地经济很不发达,而江南地区和北方的农业在当时都已经到达的很成熟的程度。尤其是曹操所在的北方,是传统的农业基地,农业技术很发达,粮草充足。在中国,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上也常把一些聪明的人取个外号叫“小诸葛”,可见了他的文稻武略可以说是非同一般,但是如些人物,为什么却没有一统天下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关羽。据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对”中所计划,要刘备一统天下,必需先占有荆州,作为发展的根据地,再攻占西川一带,到时分兵两路夹击,一路从荆州一路从西川,可以说是当时统一天下的好的可行性方案,而且当时的天下是北方已被曹操统一,江东被孙权占有,而刘备还没根据,乘下可以图取的就只有荆州刘表和西川刘章、东川张鲁。最终诸葛亮把这些地方都帮刘备占领了,可以说已故经实现了他统一天下的基础。但非常可惜的是这种良好的基础被关羽毁灭了,由于关羽不用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大意失荆州。荆州一失,刘备的地盘失地去了大约一小半,最重要的是没有了荆州,诸葛亮两路夹击的战略无法实行,能进攻中原的路只有一条,而且蜀道艰难,魏国只要用一良将多放些兵固守就行了,后来诸葛亮多次北伐都失败,就是因为司马懿用固守战略,任你诸葛亮多计谋,也飞不过去。所以关羽失荆州是诸不能统一天下的最大因素。 第二:刘备。一个将帅能否成就大业,和他辅助的最高决策者个人是有很大关联的,在三国的决策者中(曹操、刘备、孙权),刘备可以说是在文稻武略方面最差(当然收买人心还是很可以的)。根据诸葛亮的战略,要先占有荆州,诸葛亮等人多次出计叫他占有,但他都没有采用,结果被曹操占有了,诸葛亮是很艰难的从曹操手里夺下荆州;这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对统一天下多多少少是有影响的。后来攻占西川,情况也差不多,刘备没有采用手下人的计谋,妇人之仁,结果一个和诸葛亮齐名的副军师战死了,死了不少兵,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当刘备占有两川和荆州时,已经用了很多时间,这时另两个对手也发展了,经过多年的经营,这两国的人民对兴复汉朝已经没兴趣了,老百姓有了饭吃,才不管他是不是汉朝当权呢,可以说这就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政治基础。 刘备给诸葛亮统一天下计划的另毁灭性破坏是,关羽死后,刘备自己东征,结果失败而回,给诸葛亮留下的烂摊子是这样的:蜀国的精兵已经不多了,外部环境是两个国家虎视着,蜀国南部少数民族扰乱,南方几个郡还叛乱了;内部是人心荒乱,刘禅这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当了皇帝。这种情况别说一统天下,能保住本国就很难了,幸好诸葛亮文稻武略,外交上把东吴稳定了,北方也挡住了,国内也发展了,并且通过南征击灭了南方的叛乱,少数民族也臣服了。但是这段间魏国和东吴也发展了,这就使得统一天下更难了。 另外还有些因素(比如刘禅的无能)也使得当时蜀国要统一天下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我们纵观历史,能统一天下的主要有两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一个皇朝已经失去了民心,有人起义,天下大乱,这时一个人物能得救人于水火,得了民心,加上良臣勇将的辅助统一天下;第二种情况是天下分为几国,当其中一国衰弱或当权者无能时,另强大的一国趁机消灭它统一中国。汉高祖刘邦时,是前一种情况,当时天下分被各大大小小的王分割,刘邦在一群英雄的帮助下统一中国,汉光武帝统一天下时,是因为王莽无道,人心思汉,而当时的绿林、赤眉起义军只是一时代表了人们的不满,并没有得到人心的号召,所在汉光武帝能兴复汉室。而刘备的情况却没这么好,东汉末年当权者无道,汉朝刘氏政权已失人心,刘备个人虽然比较得人心,但对于兴复汉室已没多大作用。而且蜀汉是个小国,魏国和东吴都比较强,这就使得刘备即没有上述第一种情况的优势,也没月第二种情况的优势。最后三国让晋国统一,晋一统天下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所以说诸葛亮没能一统天下,并不是他没有萧何的治国之能,也不是他没有韩信的用兵之策,而是刘备关羽他们毁灭了本来就很小的一统天下的机会。
我觉得楼上的说的也没错 但是 我的观点就是 后继无人
看那后期人物 吴国有陆逊 陆抗父子 顶着吴国 活了几十年
晋国 有钟会 杨祜 杜预
虽然 诸葛亮临终前 推荐的 姜维 费祎 等人 虽是栋梁之才 但绝非旷世之才
不是有句民间流言: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而且夷陵之战后 蜀军主力几乎全灭
纵是诸葛亮亲征 也难有建树。
所以 夷陵之战的出现 就注定了 天下归晋
首先,刘备为报关张二人的仇与孙吴大动干戈,使诸葛孔明的“外结好孙权”隆重之计付之一空,使蜀国虽有天险地利,但处于被动状态。
其次,刘禅昏庸懦弱,亲佞远贤,贪图取乐没有让诸葛亮抓住时机伐魏,而蜀国仅有一州,而农业又不发达,错失良机,最后使一代名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再次,刘备乐善好施,求贤若渴,所以有这么多名将名相跟随他打下一片江山,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一个个故去,而刘禅却没有他父亲这种品行,虽有老臣忠心耿耿,却不知珍惜。导致最后魏晋伐蜀顺利进行。
具体诸葛亮对灭亡有没有影响,可以这样解释:
刘备讨伐吴国,失利,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刘备自知不久于人世, 便派人日夜兼程赶往成都, 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关于刘备托孤,《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孔明等泣拜于地......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刘备)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罗贯中这一段把刘备的狡诈多疑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一面对诸葛亮说,如果我的儿子不行,你可以取代他。一面又对赵云说,早晚看好我的儿子,莫辜负了我。这分明是对诸葛亮的不信任,并且还在人为的制造矛盾。刘备就是再不信任诸葛亮,也不至于说出这么傻的话。历史上的刘备,在去世托孤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信任诸葛亮的。《三国志.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已,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记载的非常简略,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为副。没有语言描写。《三国志.李严传》:“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记载的也非常简略,是李严、诸葛亮两个人,并辅少主。详细内容记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面: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备托孤,近似于孙策。阿斗好比当年的孙权,文官诸葛亮好比当年的张昭,武官李严好比当年的周瑜。当年孙权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而现在的阿斗、李严两人根本就没起到作用,内事、外事、大事、小事,都是诸葛亮一个人说了算。刘备在的时候,诸葛亮只是丞相虚职,不设丞相府的。现在是“开府治事”,又领益州牧。益州地盘就是蜀国(当然还是有区别)。诸葛亮既行使相权,又行使皇权,那么,阿斗的角色就象汉献帝,诸葛亮的角色就象董卓、曹操。诸葛亮的位置,就是当年董卓、曹操的位置。诸葛亮是用什么妙计手段排挤掉竞争对手李严,把持住少年皇帝阿斗(17岁)的呢?并没有耍什么手段。这是建兴元年的事,建兴元年就是章武三年,刘备死的这一年。刘备四月死的,诸葛亮不可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排挤掉竞争对手。那就只有一种解释:刘备安排的。刘备所说的话中:1. 你比曹丕强10倍!曹丕干的什么事?废皇帝!2. 阿斗,可以辅你就辅;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两点,话中有话,看似平常,玄妙无比,水平相当高超。刘备当然也不希望诸葛亮真的去篡位,刘备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诸葛亮若凭良心的,就不该去篡位,若不凭良心,就有条件篡位。如果真的有人篡位,可以肯定的说,无论怎样安排,只要他一死,他就永远管不了了!从最坏最坏的结果打算,若真有人篡位,还不如给诸葛亮篡位要好些。光分析语言还不够,从刘备的行为及一系列具体的安排来看,他没有对诸葛亮采用任何控制、牵制手段,而是让他放手去干的。1. 刘备在白帝城叫诸葛亮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深思熟虑,并不是临时冲动的、应急的决定。2. 托孤大臣一般至少2个以上,相互钳制约束。而刘备实际上只安排了诸葛亮一个人。那个李严为副的,仅仅只是个摆设。(给刘璋旧部一个面子。),既然是副的,就不可能和诸葛亮平起平坐。3. 刘备把李严留在永安边境,李严就没有条件接触新皇帝阿斗。李严怎么能够去辅佐?其实就是让诸葛亮一人当家。4. 诸葛亮一人当家,阿斗不愿意怎么办?刘备叫阿斗拜诸葛亮为父。父如君,阿斗必须听诸葛亮的。5. 诸葛亮相当于阿斗“父亲”的角色,基本上就等于允许诸葛亮行使皇权加相权直到他去世为止,诸葛亮去世了,“儿子”阿斗接任。因为刘备没有给阿斗一个明确的亲政时间!刘备给诸葛亮开出的价格,是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高的一个!所以诸葛亮很轻易地就独揽大权了,一接班就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其他官员中没有人具备和他进行博弈的条件,只有他侵占别人利益的优势条件。这是刘备做出的最后一个决策。利弊关系如何呢?排序如下:1. 阿斗的皇位安稳,蜀国昌盛。这是最好。2. 若蜀国不能昌盛,阿斗的皇位安稳。也好。3. 若蜀国昌盛,阿斗的皇位丢失,只要诸葛亮能善待他。不太好,但也可以。4. 若蜀国败亡,阿斗惨死,最最不好!这是刘备去世后,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刘备肯定是希望儿子、国家两者都好,那么,在这两者之间,刘备究竟是把那一个的利益摆在前面呢?在刘备看来,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水平,其他人是达不到的。1. 放手让他搞“独裁”,对蜀国的利益可能多些,对儿子的利益可能存在威胁。2. 找一个人钳制住诸葛亮,限制他的才能发挥,对儿子的利益可能多些,对蜀国的利益可能不多。那么,很明显,刘备最后的一个选择,是真正为“公”着想的。如果是为私,就不会给诸葛亮轻易独揽大权的机会。而诸葛亮也是鞠躬尽瘁,但他最终只达到了第二个标准,即:蜀国没有昌盛,阿斗的皇位是安稳的。真正对得起刘备父子。所以诸葛亮成为封建社会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