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中国国民思想还没有被解放他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和兴民权、设议院、提倡新学、变法图存的主张。但到了后半生他信佛 中国国民举国学习西方他却主张‘’到东方去‘’ 保护古典文化。可以说梁是一个东西文化相结合的人,但又是东学大于西学的一个。
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反对封建专制、兴民权、设议院、提倡新学、变法图存的主张。
诗歌方面: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爱国歌四章》、《志未酬》等诗是其诗论的较好体现。
小说方面:梁启超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后又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并在创作上进行了积极的有意义的尝试。
散文方面:与诗歌、小说、戏曲相比,梁启超在散文方面取得的成就要高得多。他在散文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进行了重大突破。他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当时状况,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行文一泻千里,文章不可不谓大气磅礴。以他于1896年《时务报》到1906年《新民丛报》十年内发表的一组散文为标志,完成了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散文领域的创举——新文体的确立(亦称“新民体”),而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史学:梁启超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了“史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