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为什么要造反

2025-03-23 22:31: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胤褆

索额图没有造反,康熙认为索额图有谋反的举动,康熙评价是“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索额图最初只是一个侍卫,助康熙扳倒鳌拜;和沙俄勘定边界,签订《尼布楚条约》;随康熙亲征噶尔丹;裁撤“三藩”。索额图是康熙最为倚重的心腹,被誉为“本朝第一功臣”。

索额图结党弄权,他和纳兰明珠“权势相侔,互相仇轧”。不过索额图和明珠的党争牵涉到了皇子。索额图依附太子胤礽,明珠辅佐皇长子胤褆。俩人在朝中相互倾轧,广结党羽,争权夺利。致使谕令不达,朝臣分化,形成“太子党”和“大爷党”,严重动摇了康熙的统治根基。

康熙为了朝局稳定,也为了保护太子,出手打压了“大爷党”,“太子党”由此势盛,以至后来有了谋反之意,这也是索额图最终被杀的原因。

康熙四十七年,在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时,康熙曾说:“从前索额图助胤礽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康熙提到“潜谋大事”,说明索额图确实有撺掇太子谋反的举动。只是康熙及时发现,太子未能成事。因此,康熙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

扩展资料: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南巡到德州,皇太子得病,召索额图至德州侍疾。太子与索额图关系很密切。后来康熙帝逐渐对太子行事不满,索额图也被牵连在内。索额图一党引起康熙不满,他以“结党妄行,议论国事”的罪行将索额图交由宗人府拘禁。

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被康熙捉拿下狱,饿死狱中。对索额图一生的所有功绩,除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外,其余全面否定。其子格尔芬、阿尔吉善被处死。其同党或被杀,或被拘禁,或流放。子孙被革职。

索额图太子党集团势力形成,引起康熙的注目,加上康熙晚年对太子不满,而索额图作为外戚极力维护太子的地位,并且可能有过某些让太子提前即位的打算,在康熙的心中,索额图是要谋反,总的评价,索额图是一个能臣、也一度是一个权臣,但最后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赫舍里·索额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子夺嫡

回答2:

因为索额图想与太子密谋篡位。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曾对大臣们列举了皇太子今的“种种恶端”,又说:“从前索额图助伊(皇太子)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皇太子)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昭梿《啸亭杂录》卷十说:索额图在狱中时,曾有“客潜入狱馈饮食,及公伏法,客料理丧殓事毕,痛哭而去,不知所终”。索额图的同党多被杀,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孙都被革职,其二子格尔芬、阿尔吉善被处死。

康熙帝对索额图一生所参与的重要军政大事,除与沙俄在尼布楚的谈判外,全面给予否定,并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逐渐对太子行事不满,而索额图作为外戚极力维护太子的地位,所以被牵连,于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 

扩展资料:

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平定三藩时,赞画图谋,颇有功劳。康熙中期,代表满清朝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征谋反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

康熙四十年索额图以年老退休,几十年中不免有跋扈更有集团势力形成,引起康熙的注目!加上康熙晚年对太子不满,而索额图作为外戚极力维护太子的地位,并且可能有过某些让太子提前即位的打算,加上纳兰明珠与索额图“权势相侔,互相仇轧”。所以也可以说康熙为了保住太子,为了铲除索额图代表的势力,允礽(皇太子)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总的评价,索额图是一个能臣、也一度是一个权臣,但最后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失败者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索额图

回答3:

索额图在抓捕鳌拜的时候,他也有一份功劳在其中。康熙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亲自管理朝中大事。在康熙平定三藩的时候,出谋划策,有很大的贡献。

但是在之后,索额图因为是皇后的叔父,是当今太子的外公,有了这层关系以后,开始很嚣张。但是因为太子没有治国的才略,还结党营私,让康熙很是不喜,在之后,就将太子废除了。索额图一直在阻拦皇帝,在无望之下,还打算让太子谋反。被康熙知道后,将他关在了大牢,最后饿死在狱中。

扩展资料:

索额图的出身比明珠高贵得多,他父亲是大清国开国勋臣,康熙初期四大辅政之首索尼,他的侄女又是皇太子的生母。

康熙对此并非全无所知,作为一个皇帝,他不可能让手下的势力集团一党独大,威胁到他的地位,保持平衡才是最重要的,但事情在两党争夺太子人选时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珠与索额图之间关于太子人选的斗争,让康熙很生气。他可以容忍他们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却无法容忍他们动摇国本。在当时,康熙对太子还是颇为看重的,因此首先拿攻击太子的明珠开刀,指使一名御史弹劾明珠贪污。

纳兰明珠他让一个名为索党实际却是明党的官员上书弹劾自己结党营私、图谋造反。这听起来匪夷所思,因为贪污只是死罪,谋反却要诛九族。其实这是一步深谙政治奥妙的险棋。索党以为这是一个可以一举消灭明党的机会,纷纷附和上书攻击明珠。

可是康熙皇帝此时却犯了难:谋反可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必然会牵扯到明党其他人身上。人多势众的明党人为了保住自己,必然要下死力保住明珠,这样一来就不是明珠一个人在面对康熙,而是整个明党与皇帝对抗。

另一方面,在索额图和明珠两党相争的关键时刻,如果再处罚明珠,那就证明索党获胜了,必然造成索党一党独大的局面。

之后的事情果然如明珠所料。明珠一党为了保住自己纷纷上书为其辩护,康熙迫于形势,不得不对明珠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只免去了明珠的大学士之位,不久又让他担任内大臣,依旧留在身边,在这个职位上明珠一干就是20年,直到去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赫舍里·索额图

回答4:

索额图要造反的原因:

  1. 明珠到台后,索额图独大,索额图自知大限将至。因为这个皇帝的帝术有关,皇帝喜欢平衡之道,独大的往往不得善终。

  2. 索额图为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太子与索额图关系又很密切。后来康熙帝逐渐对太子行事不满,索额图也被牵连在内。怕皇帝废太子,自己跟着倒霉。

  3. 康熙皇帝在位时间太长,夜长梦多,想早日让太子登基。太子登基后,自己手中的权利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自己的家族也将更加辉煌。


索额图介绍: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清代康熙年间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孝诚仁皇后叔父,世袭一等公。出生年代推算当在崇德元年(1636年)前后,生于盛京。康熙八年(1669)至四十年,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擅权,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索额图因参与皇太子之争,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饥饿而死。

回答5:

索额图没有造反,那是电视剧虚构的。
他只是因为和皇太子过于亲近引起康熙帝的忌惮,因此被弄死。

索额图事皇太子谨,皇太子渐失上意。
四十一年,上阅河至德州,皇太子有疾,召索额图自京师至德州侍疾。
居月馀,皇太子疾愈,还京师。
是岁,心裕以虐毙家人夺官。
【【四十二年五月,上命执索额图,交宗人府拘禁,】】谕曰:“尔为大学士,以贪恶革退,后复起用,罔知愧悔。尔家人讦尔,留内三年,朕意欲宽尔。尔乃怙过不悛,结党妄行,议论国事。皇太子在德州,尔乘马至中门始下,即此尔已应死。尔所行事,任举一端,无不当诛。朕念尔原系大臣,心有不忍,姑贷尔死。”
又命执索额图诸子交心裕、法保拘禁,谕:“若别生事端,心裕、法保当族诛!”
诸臣党附索额图者,麻尔图、额库礼、温代、邵甘、佟宝并命严锢,阿米达以老贷之。又命诸臣同祖子孙在部院者,皆夺官。
江潢以家有索额图私书,下刑部论死。仍谕满洲人与偶有来往者,汉官与交结者,皆贷不问。
【【寻索额图死於幽所。】】

----------------------清史稿列传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