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佛教俗家弟子?

2024-12-13 09:01: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皈依佛教,需要履行一个三皈依的仪式。要缴纳两张照片。和工本费。等待皈依法会,也可以自己找和自己有缘的寺院方丈住持单独履行皈依仪式。这样可以给你单独起个法号。以后去寺院免门票。
无论善男信女,还是文人游客,进入佛教寺庙,通常应注意以下礼仪。
1
、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迄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切勿放在佛案上。
2、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礼拜;凡有人礼拜,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
3、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宜端坐阅读。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其不可放在经上。
4、见僧人: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札时,假若他们一拜,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5、法器:寺中钟鼓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
6、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打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说话。如不能听完,可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呼他人退出。
女同修,去寺院在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到寺院去不能够穿太紧身暴露的衣服,不能够穿裙子.上衣的领口不能够低.穿裤子的话一定要穿超过膝盖以下的裤子.就算平时拜佛的话,穿着暴露也不是很好.我认识的一些老居士,,穿的裤子低于膝盖以下的,根本都不敢进佛堂,觉得对佛菩萨不恭敬.
印光大师曾经说过,一个念佛的人,要穿衣裤睡觉,如同在佛菩萨面前一样.
到寺院去不可以浓妆艳抹.至于是否化淡妆我不是很清楚.
女众和出家众接触的话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要递东西给出家众,如果出家众身边有男众,就请转交给男众,让男众递给出家众.
如果出家众身边没有男众,就把东西放到桌子上,让出家众自己拿.总之女众不能够和出家众有身体上的接触.要知道出家众的衣服袖口特意做得很长,为的就是伸手碰不到女众.和女众没有任何接触.
我们作为女众,如果到寺院去,有居士对我们说,我们这样或那样的做法不是很好,我们就不要再犯了,毕竟别人这样说肯定是有道理,我对此深有体会.
女众到寺院去一定要多注意,稍微不小心就要负很重的因果了.要记住:宁搅千江水,勿动道人心!
到寺院穿着暴露的果报,我听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如果故意穿着暴露的话,某世得人身的时候,可能会到青楼卖身.不知道的情况下,穿着暴露,某世得人身的时候,可能会做歌女,卖艺不卖身.另一种说法比较严重,也没有确认过,就不提.
到寺院浓妆艳抹,我听到的果报是某一世得人身的时候会容貌丑陋.我觉得女众到寺院去,能够不化妆就最好不化妆的好.
如果有同修觉得自己去寺院的时候,曾在不知道的不小心造罪了,到佛菩萨面前真正的忏悔,以后不再犯就好了.以前无意间所造的罪业经过你的忏悔会消逝的,不要有心理压力.要知道,诚心诚意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回答2:

建议你 看《地藏菩萨本愿经》 看后你自然会明白怎么回事的
如按《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做的话
对你本人也会有极大益处

念: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睡梦中悉皆安乐。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象,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地藏菩萨本愿经》: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中,阎浮提内,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一切人等,及异姓种族,有新产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与读诵此不思议经典,更为念菩萨名,可满万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报,便得解脱,安乐易养,寿命增长。若是承福生者,转增安乐,及与寿命。
《地藏菩萨本愿经》:若未来世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姊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专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

持斋10天 去寺庙烧香拜佛 在佛像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7遍 每读完一遍 读如下回向文3遍,如此 自己的亡亲 冤亲债主即可解脱!

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自己名字)愿以此所诵《地藏经》一部之功德,回向给弟子(自己名字)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祁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

读经是消业障的第一步,以后坚持在心中默念 那摩(南无)地藏王菩萨 名号,可使本人逢凶化吉 转变不好的命运。

在读佛经的问题上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明确说明可用来读 可消业障 可用来超度亡人的。佛经不打诳语,有此经典明确说明,不必疑惑。对于佛经,一信解百惑。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本书 读完一遍需要90多分钟吧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回答3:

到寺院找僧人,在僧人面前授学成为皈依弟子、或皈依、五戒弟子
能够皈依就能成为佛教俗家弟子,皈依指皈依思想、理论、事相,也就是说行动坐卧、待人接物皆依佛经典所开示的来办事,不依照其他宗教、其他师父、其他学者、其他理论来办事,这个叫真皈依,并非领取一个皈依证就是佛教弟子了!
在佛教俗家弟子里面,能皈依是小学生、能受五戒是中学生、能受五戒并菩萨戒是大学生!可根据自己能力所堪,随力而入!

回答4:

去正规的寺院求授皈依,即成为正式的佛教徒,在家居士,佛弟子。

回答5:

自修经典,拜访名寺名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