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公室卑弱,六卿强大,政在私门。但是,韩、赵、魏三家的优势还不明显。 然而正是这样的形势,导致私门与公室的斗争,以及六卿之间相互争夺兼并的斗争愈演愈烈。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三家分晋从当时的局势分析完全是被动,因为三家要是不反抗就要被智伯吞并,在智伯吞并他们的过程中,三家为了共同的利益最终走在了一起。
有的人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为何三家分晋后不相互吞并?三家分晋后不是没有相互吞并过,而是打不下来。
例如: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结果魏军全线崩溃,庞涓被生擒,齐军获得全胜。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结果庞涓被杀,孙膑大败魏军。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魏国李悝(商鞅恩师)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韩国申不害变法(失败)其中韩国因变法失败实力最弱,但有外援(北有齐,南有楚,西有秦)牵制,所以韩赵魏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他们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
晋国从献公时起,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公子、公孙只好离晋而仕他国,这就是所谓晋无公族。由于排斥公族,导致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政权逐渐为他们所操纵。春秋中期以后,10余个卿大夫家族控制了晋国的政局。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六卿: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赵、韩、魏三家联手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除晋国的最后国君——晋静公,最终完成三家分晋的历程。三家分晋是以新旧势力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晋国社会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古代历史从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晋国并不是被别国所灭,是被其内部的权臣瓜分的。
其中最强大的权臣智家被韩,赵,魏三家灭掉以后,三家就把晋国瓜分了。
韩赵魏三家势力不断坐大,作为士大夫已经压过晋国君主,从现实上来说,已经是晋国内部的小领主、小诸侯;从历史和经济学角度来说,韩赵魏和智伯、范氏、中行氏都是战国封建制度的先驱代表,在各自领地内都开始了不同程度的封建化、郡县化,而晋国是奴隶制和分封制的典范,已经无法驾驭新的经济生产方式,井田制崩坏,对地方的控制力不如几个大的士大夫,被瓜分也是必然。三家分晋作为战国的起点的意义也就在于他们用新制度取代了旧制度,其后魏国最先进行变法,赵国胡服骑射,秦国商鞅变法,中国进入封建时代的序幕也就拉开了
没法独吞,会被联合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