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说: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是人生的四乐。杜甫诗曰:“百草竞春花,丽春应最盛”。可见良辰之中,春花为最。春花之美,不仅在景,更在万象更新而呈现出来的生机勃勃。诗人们赞美春花的美好,也感伤花谢而春去不回,正是因为春华代表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但在这首词中,作者劈头就是“春花秋月何时了”,一种全然的厌倦,不胜其烦的哀怨,以不同寻常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震感。下面说的“小楼昨夜又东风”,东风即春风,可以知道词作与春天,故这里的秋月不是实写,只是春花的附带。“往事知多少”有解释了作者倦怠厌烦的原因。即为春花秋月虽美,却总是唤起往事的记忆,而每一次的回忆都是一次蚀骨灼心的感情震荡,脆弱如自己已不能承受。不见春花秋月,便不再回想过去。这是多荒谬的想法。可正是这荒谬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无法向人言说的寂寞苦痛,这是“何时了”的第一层意思。此处的秋月也暗含了倦怠的心情,面对春花所引之情意识不堪忍受,春花过后又有秋月,要作者如何自处?依旧只是“往事只堪哀”,这是第二层。由此也道出了第三层意味,作者何止是对春花秋月的厌倦,更是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疲惫。“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以作哀叹的说明。
下阕,“回首”二字起,“应犹在”是美好的推测,饱含了遥望眷恋之情。“朱颜改”即指无人留恋的宫殿,又指无力回天的南唐。作者在词作中不止一次的出现了南唐的繁华“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作烟萝”、“车如流水马如龙”与这里的“雕栏玉砌”相同。“应犹在”与“朱颜改”相对而出,就在这一“在”一“改”之间,世事沧桑岁月蹉跎,流年已过。写到如此,感情以沉重的无以复加,于是只能调转笔头,自问自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写词无非是表尽个中心绪,何来逻辑之说,读词的精髓不在于解释道如何完美,猜测到如何准确,而在于隔了千年光阴仍能读到作者心里去,仿佛他就站在你面前,单薄的让人想拥抱,想给予他力量,所谓知己不过如此。那么多词人墨客偏李煜的词最能打动我。在我看来,无非是对着淅沥的冷雨,在诉说心里暖意全无,唯冷雨可堪相较。心里冷,如何耐得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