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止一个问题。
第一次结集——佛灭后三月,迦叶尊者,得摩竭陀国阿闍世王的赞助,召请阿罗汉千人,集于王舍城外,七叶岩窟中,然后在千人中,再选出五百人,担任结集三藏事宜,派阿难陀负责经藏,优波离负责律藏,是即所谓上座部结集,亦称为五百结集。
当时有数万比丘后至,欲参加岩窟内听法,迦叶不许,由是乃在岩窟西北二十余里处,各诵三藏,另行结集。计分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是即所谓大众部结集。
第二次结集——上座部偏重保守旧制,大众部则讲适应环境,到了距佛灭百年时,乃有苦于戒律太严,提议应予重订者,时长者耶舍,乃邀请贤圣比丘七百人,于毗舍离城,重行结集,将此问题,提付大会讨论,以决定之,结果仍赞成恪遵释尊遗制,否决从宽之议,是为第二结集。
第三结集——公元前二百五十年时,阿育王笃信佛法,外道穷于衣食,乃作比丘形,混入佛教中,改篡佛典,扰乱教义,佛徒不能辨,被诱入邪见者甚众。时有六万比丘,聚谋挽救之策,结果选出精通三藏者一千人,目犍连帝须为上首,集于波吒利弗城(即华氏城),整理正法,淘汰魔僧,是为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公元前七十年,健驮罗国,迦腻色加王,崇信佛法,日请一僧,入宫说法,同一经题,人人所说互异,王以问胁尊者,尊者说:“去佛日远,诸师渐以己见,杂入教典中,现当重新结集,以定其议。”王如言,选阿罗汉五百人,以婆须密或称世友菩萨为上首,集于迦湿弥罗城,将三藏各制十万颂,名大毗婆娑论,刻于赤铜谍中,建塔藏之,是为第四次结集。
这里说了,第一次结集,其实是最接近佛陀原来教化的,也是这个原因,推荐看上座部的经文。
佛陀曾经在阿含经的游行经和大般涅槃经也谈到类似的僧团,正法的延续问题——
长阿含经卷第二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佛告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曰数相集会。讲论正义。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二曰上下和同。敬顺无违。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三曰奉法晓忌。不违制度。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四曰若有比丘力能护众。多诸知识。宜敬事之。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五曰念护心意。孝敬为首。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六曰净修梵行。不随欲态。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七曰先人后己。不贪名利。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
————选自南传大涅槃经
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灵鹫山时,摩揭陀王阿阇世想征伐邻国跋祗国,特派大臣禹舍(婆罗门)前去征询意见。佛先问身边的阿难一个问题:你是否听说跋祗国人经常集会议事,参加的人很多?
阿难回答:是的。
佛说:如果能这样,跋祗国人可望繁荣,当无衰亡。
接着,佛又问了六个问题:你是否听说跋祗国人共同集合,共同行动,一起做他们应当做的事?是否听说跋祗国人不做尚未规定的事,不破坏已有规定的事,对以往制定的规制能遵奉而施行?是否听说跋祗国人敬重老人,服侍供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是否听说跋祗国人对本族的妇女闺幼不迫诱使同居?是否听说跋祗国人对城内外的宗庙尊崇维修,不废供养,供法合于以前的规定?是否听说跋祗国人对前来其国的修行者,妥善安排他们的住处?阿难一一作了肯定的回答。佛陀在阿难的每一回答之后说:如果能这样,跋祗国人可望繁荣,当无衰亡。跋祗国人所做的这七件事,佛称之为“七不退转”。
1、常聚会交流。
2、有共同的行动,承担各自的责任。
3、不做尚未规定的事,不破坏以规定的事,对以规定的事遵奉施行。
4、敬重和供养老人,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5、男性对本族或本国的妇女闺幼不迫诱她们与之同居。
6、对城内外的宗庙神社不废维修和供养,供法合乎以前的规定。
7、对来本国的修行者(有德行者)安排合适的保护。
在长久的传播过程中,很多人带着自己的思想和目的,在掺杂东西进去佛的教化里……
佛经,其实只有唯一 一乘“佛乘”,不是佛教化有大小乘,是人根基有大小,智慧有高低,修行有勤懒,而后因才施教,故说声闻圆觉乘,故有大小乘,这是因为我们这些要受佛陀教育的人的分别,而非佛有分别。
佛经,有一些例如《瑜伽师地经》等,不是当时的比丘听佛亲口说,可是,不代表就是假的。
佛陀有法镜——
「阿难,何名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阿难,谓圣弟子于世信佛——相信佛陀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信法——相信佛所说法利益世间、永恒、欢迎群众、示解脱道、使智者各自证悟。信僧——相信僧是佛之弟子,修持八正道之四阶段、正直、奉法、具足净戒。彼等是值得敬礼,为世间无上福田,为善人所喜;其戒行是不犯不缺,不染不沾,使人解脱,为智者所称赞,不为有欲,或相信外在作为之效力所玷污,及助长禅定。「阿难,此是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我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其实真假何足论,现在没有证得的人不足信,证得了的人你不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亲自证得了。
四阿含经(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是囊括了所有释迦牟尼佛在世说的话,可以先看(不是自己亲自证明是假的,不妨先存疑,毕竟,地藏经说天宫为佛母说法,也不是这个五浊恶世中所说的),等你有了证量,你自己就知道真假了。
送你法印——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翻译文句可能有不同,请等您亲证了再纠正),
还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有了这些,再看一些经,修行行持一段时间(不一定出家当和尚),就没什么人可以随便骗你了。
1、并非所有经典都是以如是我闻开头。
2、并非所有经典都是记录佛祖原话而不做自我的言语,即使是阿难,也只是记住佛祖的话去复述,但复述并不见得就是一字不差的原文录音和笔记。
3、并非现在看到的经典都是同时记录,所以才有多次集结的问题。而真实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是阿难一个人述说,而是一人复述,多人评断,可则录下,否则排除。
4、并非所有经典都是记录佛祖的话而不增加各种相应的缘起说明,所以律典中所见的这些关于集结经典的缘起说明并非错误,而是从相关的缘起中说明以下律仪都是有所来历,不是凭空捏造。在《阿含经》中也一样有这样的类似“序”的文字内容。
5、并非所有经典都是佛祖所述,难免会掺杂后人的托名改造,无论你是否相信,这个问题都是真正存在的。
灭度后第一次佛经的集结,分为上座部集结(四阿含)和大众部集结(包括菩萨藏方等大乘经典)。其中的详细内容,除在很多大乘经典中有明确和详细记载外,在小乘圣典四阿含中也处处都有大乘思想的显露和“方等”大乘经典的提及。如《增一阿含经》对第一次佛经集结之大乘经典集结(谓大众部集结)也有详细记录
第一次集结佛经,大迦叶召集,多闻第一的阿难诵经藏,持戒第一的诵律藏,说法第一的富楼那诵论藏。经藏是佛陀的原话,律藏是佛制定的戒律,可能经过弟子的整理;论藏是弟子对佛经的论述。不论佛陀是否在世,弟子们说的都不能叫经。(只有六祖的《坛经》例外)
经律论为三藏,经皆是佛说由阿难口诵集结的,论是弟子阐述的,律是寺院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