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缨赶散”,民间传说有多个版本:
版本之一:明代初年,苏州阊门一带突然生长了许多有毒的红头苍蝇(也有说是“红蜂”),见人就叮,叮了就不治身亡,故纷纷逃到古海州地区来避难。
版本之二:元代末年张士诚率领盐民起义,义军头裹红巾,后来义军之间互相混战争天下,张士诚的红巾军为了死守苏州,把苏州阊门的老百姓强行驱赶到海州,故称“红巾赶散”或“洪武赶散”
版本之三:今天推论,“红缨赶散”就是清兵(头戴红缨帽)入关后到处赶杀抗清汉人。
版本之四:明代初年,统治者惧怕大族聚集谋反,实行大规模的驱散移民政策,史称“洪武赶散”,民间蔑称“红缨赶散”或“红蝇赶散”。
关于“红缨赶散”,民间传说有多个版本:
版本之一:明代初年,苏州阊门一带突然生长了许多有毒的红头苍蝇(也有说是“红蜂”),见人就叮,叮了就不治身亡,故纷纷逃到古海州地区来避难。
版本之二:元代末年张士诚率领盐民起义,义军头裹红巾,后来义军之间互相混战争天下,张士诚的红巾军为了死守苏州,把苏州阊门的老百姓强行驱赶到海州,故称“红巾赶散”或“洪武赶散”……
还有许多版本,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了。
民间传说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但本身不是历史。历史上的“洪武赶散(红缨、红巾赶散)”是确实存在的。
1、为了加强明王朝的统治,强赶富户、还田于民是民初的既定国策之一。
明代初年,统治者惧怕大族聚集谋反,实行大规模的驱散移民政策,史称“洪武赶散”,民间蔑称“红缨赶散”或“红蝇赶散”。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冯仁宏撰写的《新安镇源流》中记载:“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性,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 赶散的移民不仅涌向新安镇地区,也大量涌进灌南县的其他地区以及毗邻的响水、灌云等地区。这些移民极大地改变了灌南地区的人口比例。现在有许多灌南人都说“我家祖先来自苏州阊门……”,来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