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人的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庙里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谁知他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偷下山,从此花街柳巷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水撒在他的掌心,令他陡然惊醒,快马加鞭赶往寺里.
他跪在地上深深忏悔:"师傅,你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徒弟吗?''方丈痛恨他的辜负和放荡,摇头说:"不,你罪过深重,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连石头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惊呆了:一夜间,佛桌上开满了花朵,芳香逼人.方丈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坠入原来的荒唐生活.
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莫歧途不可回头,没有什莫错误不可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象佛桌上开出的花朵!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人的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第二种答案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第一次看到含义如此隽永而富有诗意的句子。原来有关宽恕的诠释可以这样优美而令人感动。
人们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最容易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憎恨,一种是宽恕。憎恨的情绪使人一再地沉浸在痛苦的深渊里,反覆数落对方的不是,也不断地后悔自己当初所做的种种不理智的行为。如果憎恨的情绪持续在心里发酵,可能会使生活逐渐失去秩序,而行为越来越极端,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而宽恕就不同了。宽恕必须承受被伤害的事实,从「怨怨相报」到「我认了」这样的情绪转折,最后到不宽恕的坏处,从而积极地思考如何去原谅对方。多数的心理分析家都承认,从被伤害,憎恨到平复、重修旧好的过程中,都必须经历一些困难的挣扎。
宽恕之所以很困难,是因为我们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犯的错误付出代价,这样才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否则岂不便宜了犯错的一方。但是不宽恕会产生什麼结果或副作用呢?例如痛苦、埋怨、憎恶、报复等等这些结果不值得再承受,恐怕才是个更重要的一个问题。
人与人之间要享受持久的和平,有赖於采纳一种共存的方式,这方式的特点是互相接纳,并能打从心里宽恕。我们都需要他人的宽恕,因此我们也应随时乐於宽恕他人。宽恕及求恕,是非常可敬的行为;有时,世世代代处於充满暴力的憎恨中,宽恕是唯一的一条出路。
最真实、最崇高的宽恕,是一种出於自愿的爱的行为。正因为它是一项爱的表现,因此也有它固有的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对真理的尊重。罪恶既已造成,我们必须承认,而且尽量改正补救。另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正义。在爱中,宽恕是不会单独出现的。它要就是与悔改互相配合,使双方和好如初;要不然(若没有悔改),除了宽恕外,爱会带来某些制约及纠正行动,使牵涉在内的人不再受害下去。在某些兹事体大的特殊情形中,除了悔过及宽恕外,爱还会采取某些制裁行动,及促使双方紧记历史的教训。这样的宽恕,才是不姑息、不纵容的宽恕,是爱全面表达的宽恕。
整部圣经都让我们看到,神并不只是一位宽恕的神,也是一位惩戒的神;他不单是慈爱怜悯的神,也是公义的神。主耶稣也教训门徒,若有弟兄姐妹犯罪而执迷不悟,拒绝悔改,他必定要受教会的制裁。可见主耶稣也认为,在无限量的宽恕中,还是不可以姑息罪人,纵容罪恶。同时也教导我们,要得到上帝的宽恕,条件是必须互相宽恕。在主祷文中,他教我们这样祈祷:「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太六12〉。耶稣把「如同」这两个字交给我们,做为将来上帝审判我们时的尺度。那些不愿宽恕别人的人,将因此一事实而自绝於上帝的宽恕:「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太十八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