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体验过被情绪吞没的痛苦。
比如,
当众演讲前无法控制的紧张
面试失败后强烈的沮丧
失恋之后难以缓解的混乱和抑郁
……
这些体验往往很折磨人,是人特别排斥的情景。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负面情绪本身,而在于对负面情绪的态度。
如果你不那么排斥和害怕负面情绪,那么一切都好办了,它会有一种自然的消长过程,也会有诸多调节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情绪可以成为一种认识自己的途径。
如果负面情绪被赋予太多的负面价值(无能、脆弱等),或者负面情绪潜意识地唤起了幼年期那些糟糕的抚养经历(那种被吞噬的痛苦),那么,它们就成为了你害怕和斗争的对象(因为你不想再体验类似的痛苦),你会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去回避面对它。
记得有一次看一个访谈节目,我看到了这一幕:
一位由于矿难被深埋井下十余天的矿工,后来奇迹生还,某电视节目把他请过来作为访谈嘉宾。
访谈中问起被困井下的感受,矿工说他一点也不害怕,而且强调说自己从未体验过紧张的感觉。
这个回答不免让主持人,以及下面的观众感到惊讶和佩服,大家纷纷为他鼓掌。
做了这么多年的心理咨询师,出于职业敏感性,我猜测这位矿工只是习惯性地隔离了自己的感受,并非真的不紧张。
如果当时有一架测量血压和心跳的设备,也许能发现他的血压升高了,心跳加快了,这些都是紧张的生理反应。
如果我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这位矿工远离了自己的情绪,无法以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远离了情绪会有什么影响呢?
有本书名字叫《身体从未忘记》,主要讲述了心理创伤对情绪及身体的影响。
该书记载了精神科医生亨利·克里斯塔尔的研究,他治疗过超过 1000 名二战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由于创伤经历的影响,这些患者学会了屏蔽自己的感受。通过投入于工作从而回避去体验痛苦的情感,不少人还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就。
不过,他们的亲密关系很糟糕,还常常缺乏自我保护行为,有较高的概率成为受害者,更重要的是,他们极难体会到快乐、感官的愉悦和生活的目的感。
看来,屏蔽或远离情绪虽然有一定的适应价值,但却降低人的幸福感,破坏了与他人的关系,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所以,我们需要与情绪建立更
调整负面情绪,首先需要识别自己的情绪,给情绪命名,其次需要觉察情绪产生的过程。通过视频中介绍的“情绪记录表”,可以帮助你完成这两个步骤。当我们能够觉察和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我们也就可以跳出负面情绪的漩涡了。
如何缓解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