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建议:生产部门以产量提高为效能监察项目目标是对的,一般论述固定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量增加即可。
追加形成的经济效益论证其实很麻烦,没有审计部门的经济数据认定,一般不能作为监察成果发布;如果审计部门原意介入,那么基础数据需求量比较大:原燃料价格变化、产成品价格变化、销售成本、人力资源投入、经济产量……基础数据复杂,计算过程也不是简单的,为了这一点锦上添花,而投入大量精力,阻碍结项进展,反而是不效能的行为。
因此,建议你论述不增加过多基础投入的情况下,产量提升的效果即可,这已经能体现生产部门的效能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8594193.htm这里有详细解答。
(一)增加经济效益
定义:增加经济效益是综合性指标,主体范围较大,通常是扣除所有成本因素并修正客观条件后较历史值增加的净利润。一般以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体现——部门或局部经济效益往往会有一些政策性、人为调节收益的嫌疑,不便理清关系。
计算:增加经济效益=项目涉及总收益-所有成本投入(含监察措施投入)-历史值+客观条件修正
难点:涉及收益的范围和数值确认;成本计算范围和数值确认;历史值与现值的统计口径一致性确认;客观条件修正(包括市场价格浮动的修正)。
技巧:设置历史值与现值的统一统计口径、范围、价格;使用相对数表达(缺点:没有绝对数那般容易让人流鼻血);合理摊销监察措施投入。
结合产量、产品单价、原材料及管理成本等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