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表现为啄肛癖、啄尾根部羽毛癖、喙趾癖、逐头癖、喙蛋癖等。是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多种营养物质缺乏以及环境因素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
一、病因
1、饲养因素
主要是没有喂全价饲料造成的。如食盐缺乏,禽就寻求咸味食物,引起啄肛、啄肉。缺乏蛋氨酸、胱氨酸时,禽就啄毛、啄蛋,特别是高产禽群。
2、管理因素
光线太强,密度过大,禽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垫料不足,饲喂时间安排不当。或不同品种、不同年龄、强弱混群,以及笼养缺乏运动比等均可造成啄癖的发生。
3、激素因素
母禽即将开产时,血液中所含的雌激素和孕酮,公禽雄激素的增长,都是促使啄癖倾向增强的因素。
4、疾病因素
一些外寄生虫病,如虱、螨等因局部发痒,而致使禽只不断啄叼患部,甚至啄叼破溃出血,引起恶食癖。
5、遗传因素
在鸡中白壳蛋禽啄癖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刚开产的新母禽,啄肛引起病残和死亡的较多,而褐壳蛋禽较少。
二、防治措施
1、及时将恶癖禽隔离单独饲养并断去喙部:
被啄伤的禽也要及时分离饲养,并在啄伤处涂上有气味,并且有杀菌消炎作用的药品,如在被啄的部位涂擦龙胆紫,黄连素、氯霉素、松馏油、鱼石脂、樟脑油、碘酊等苦味并有强烈气味的消炎药物,一方面消炎,一方面使禽知苦而退。
2、光照不可过强:
以3瓦/米2的白炽灯照明亮度为上限。光照时间严格按饲养管理规程给予,光照过强,禽啄癖增多。
3、降低密度:为禽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
4、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5、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堆叠,烦燥不安、啄癖增强。
6、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完善的平衡日粮:动物性饲料的比例增加到8%左右,雏禽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中雏不低于15%,矿物质不低于3%,食盐不低于0.5%。
这是啄癖,是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多种营养物质缺乏以及环境因素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
拓展:
1.发病原因:
饲料营养: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或饲料的粗纤维过低等。因缺乏含硫氨基酸而出现啄羽时,禽类会将啄下的羽毛吃掉。由于营养不良时禽类比平时好动,啄羽也就增加。
饲养管理的原因:如鸡群密度过大、鸡舍内通风不良、光线过强、饮食位不足、断喙不当或没有断喙、舍内湿度过大或太干燥等。如舍内过于干燥时,皮肤会不舒服,从而自啄,继而发展为互相啄羽。
疾病:尤其是慢性的肠道疾病,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而出现啄羽;蛔虫、绦虫等体内寄生虫病发生后也会由于营养不良而出现啄羽。
2.解决措施:
降低密度,为禽只提供足够的空间,可减少啄癖发生的机会。
加强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内有害气体含量。
严格控制温湿度,避免环境不适而引起的拥挤堆叠,烦燥不安、啄癖增强。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完善的平衡日粮:动物性饲料的比例增加到8%左右,雏禽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中雏不低于15%,矿物质不低于3%,食盐不低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