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托福听力如何备考?
听力的重点放在最难对付的长对话和段子上。考试前的两个月,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英语环境,不学习的时候,比如吃饭、洗漱时放一些英文歌曲和美国电影,有意无意地听着,以培养自己的语感。
泛听练习的时间是比较灵活的,一般每天至少用半个小时用来泛听,泛听所用的材料也很灵活,只要是和TOEFL听力比较类似的都可以拿来听。
精听所用的材料可以用TOEFL考试的真题,按时间顺序,先攻克最古老的,把新题留到最后用,每听完一套题以后,可以先对照标准答案,把错题标出来,然后重新做到第三遍时才去看文字答案。从错题中能学到很多东西(因为题本身很怪的错误就另当别论了)比如多时候是因为对一些单词很陌生,从而可以在这些方面加强了练习。
先平和自己的心态,分数低的原因是什么,听不懂还是备考的时候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的备考时间充裕,就应该先从听力的能力提高入手。除了背单词扎实基础外,选择老托福的材料,可以从对话开始,逐渐适应托福的语速,还要做精听和听抄。如果你的备考时间紧张,这时候除了能力提高之外,还应该着重听力解题技巧的掌握,多做真题,把握主题的规律和套路。最重要的是做真题,通过做真题,把握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除此以外,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不急不躁,在考的时候万一听到听不懂的地方,不要慌,也不要纠结不放,以免影响下面的理解和解题。
如果是在还是毫无起色,可以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
论最想删掉的托福单项,听力肯定受千夫所指,傲视群雄。没办法,谁让它难呢。多少人因听说改革后托福听力难度增加,心态在崩溃的边缘疯狂试探。那么,改革后听力的难度到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真的越来越难了吗?
评分变化
先来看评分标准。改革后在不加试的情况下,两篇对话,三篇讲座,共计28道题,换算30分。相比改革前34道题换算30分,明显看出今天之后,托福听力每道题更值钱了,也就是说一道题会造成更大的分数差距。
托福听力的得分是按照做对的题数来算的,所以越是高分的同学,多答对一道题越能拉开与竞争者的距离。在改革前,答对33道题能得28分,答对34题能得30分,一道题能相差两分。改革后,这种高分阶段的竞争会变得更大,所以高分更难得。
没变的是,托福听力整体评分采用比例制,难度大容错率就高,可能反而容易得高分。总之就很迷,分数表参照意义相对其他单项要小得多。
出题规律
出套新题太烧钱(每套近80万美金),而且ETS没有提前半年进行预告,所以改革后听力的出题规律暂时不会有什么大变动,还是多套卷子随机抽题,新题加旧题混合使用。
备考必刷的TPO是ETS官方出品,但可以看到的是,从2013年的很多题目和考点逐渐被废弃,2017和2018年的旧题重复率更高。尤其是今年临时增加了许多考场,临时加场会大量的使用旧题。遇到旧题的情况下,听力的难度必然会被中和。不过加试一般都是新题,所以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依赖旧题的熟面孔。
时间分配
认为听力改革后变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就是时间缩短了。改革前60分钟34道题,平均每道题1.76分钟。改革后少了19分钟,要在41分钟内做完28道题,平均每道题1.46分钟。这么看,虽然少了一个讲座,但我们也没占多大的便宜?
时间缩短可能造成的结果有两种。要么听力材料语速加快,要么文本的长度减短。刚刚说过ETS暂时不会换题库,所以无论怎么样,听力自巍然不动,备考难度没有太大变化。
所占比重
先看跟听力有关的题量变化。改革后除了减少了听力单项中的一个讲座,还减少了口语中的Task5,因此跟听力有关的题其实是少了两个,所以在作答时能够更加轻松。特别是讲座少了6道题,能很大的减少我们的体力消耗,后期答题更集中注意力。这么看的话听力难度是降低了。
再看听力的比重。原先听力除了单项30分,还影响着综合口语的15分,综合作文的20分,共计65分,口语2/3有听力。现在听力影响综合口语22.5分,占3/4。所以改革后听力的比重加大,占据的分值增加了2.5分。
综上所述,改革后听力难度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读,因为题量减少还有旧题存在,所以总体上并没有变难。那为什么还有很多小伙伴表示感觉真正考试比备考刷TPO还难呢?TPO不是以往真题吗?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必须考虑到这两点:
1,心态
自我练习和临场作答心态肯定不同,考场上的紧迫感是日常模拟难达到的,这种状态下势必觉得真正考试更难。所以小伙伴们一方面扎实自己的基础,另一方面好好调节心态,学会在崩溃的边缘把自己搂回来。
2,做题印象
TPO是官方真题,是很多人的主要备考工具,很多小伙伴都会拿来重复练习。所以有时在没有理解文本逻辑,没有听懂材料内容时,凭借印象也能把题做对。因此日常练习,一定要注意做题之后的总结,重点在于分析自己的思路和正确答案思路的不同。
3,同义词转换
TPO中很多生词,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临场考试中,也就是同义词。想想你在TPO中刷到生词,信心满满记下来结果没考到,真是“单词记半年,临考解放前”。日常多注意积累同义词,以及常见词汇的生僻用法。后台回复“领书”,还没领猴哥单词和参考书籍的抓紧了。
听力考查考生的三种能力:对基本信息的理解和把握,对说话人的语气、态度和言外之意的理解和把握,对文章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基本信息和对话内容靠词汇量,逻辑关系靠语法基础上的线索思考。听力不仅是“听”就够了,揣摩文章思路甚至预判文本走向很重要。
听力一向是国内考生的得分难点,这么难的单项如果难度再加大,估计会有很多人想给ETS寄刀片。别说什么“得听力者得天下”了,get不到提分技巧,只能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那就好好的练下自己的听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