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不存在科举,科举在隋唐时期才开始的。
晋朝实施九品中正制,朝廷向各地派出中正官,将本地出名的人物召集起来进行考察,然后对他们进行评级,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几个级别,即几级“品”。然后根据人物的“品”向政府推荐,政府根据品评结果授予相应的官职。
这个制度一开始就是为了保护世家大族的利益,大族子弟,就是有些痴傻也可以至少被评为中下,而小家族的子弟最优秀的也只能被评为中下,一般只能得到下品待遇,只能得到县府里面下级抄写、跑腿这些杂活;大族子弟最优秀的可以被评为上品,一起步就是州郡长官的幕僚、秘书、参谋这样的高职、优差。这也是皇室为了得到世家大族支持而允许的。
梁姓在晋朝不是世家大族,应该不会得到很高的官职。东晋时期,江南世家首推王家和谢家,其次也是陆家、庾家等。这些家族的子弟充斥着朝堂。
晋朝没科举,梁山伯,举荐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中正官由世家大族担任,推荐有才能的人,但是世家大族的中正官往往徇私,导致有才能的人只能做个小官,而家族的人往往身居高位。
作为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满清,晋朝时期还没有。之前的官员选拔主要是靠推荐,或依靠门阀制度继承等方式维持。历史上是否真有梁山伯其人个人觉得需斟酌,就算他真是东晋人,当官也应是靠推荐或其他选拔方式。
没有,到隋朝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