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声,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欢笑连连,记录了节日的喜庆。
今年的春蹒跚而至,却去得匆匆。在这短暂而美好的记忆中,最令我无法忘怀的,还是年三十儿的那顿年夜饭。
妈妈把饺子从锅里捞出来,盛在盘子里,它们经过沸水的一热二煮三闷已经熟透了,饺子皮晶莹剔透,泛着亮光,可以看得见里面各色各样的馅儿来。一个个像娃娃似的紧紧挨在一起,勾出了我的馋虫。这时,只见妈妈用筷子往一个大碗里夹饺子,我正想着这下该有口福了,却被妈妈轻声吆着:“快,趁热给张爷爷送过去。”我想起,张爷爷是我们家的邻居,只身一人在这,又不方便回家过节,现在肯定不好受。我用袖子护着碗,生怕那冷飕飕的风看我不注意就吹凉了这碗饺子。
我“咚咚咚”地敲着门,外面真冷,冻得我龇牙咧嘴。我瞧见张爷爷掀开一点儿那门上的窗帘布,一看是我,连忙开门,问我“吃饭了没有”,“冷不冷啊”,我应声附和着,将饺子碗端在他的桌上,碗里还不时冒着热气,我的袖腕被这热气浸湿了一大片。我一边利索地拍打自己的衣袖,一边催促张爷爷快些吃饺子:“张爷爷,你快点吃吧,过年不用客气的。”我瞥见挂在碗厨上的筷子,递给张爷爷,张爷爷乐呵呵地接过筷子,一边吃一边笑着。
突然,他好像记起什么似的,掏出二十块,放进红纸里抱起来,和我说:“我们乡下就只有这么多钱包给孩子,讨个喜庆,留给你买买糖吃,收好了啊。”我本想推脱,可一见爷爷一脸不容商量的模样,我也只好收下。爷爷吃完后,将碗洗净后擦了一遍又一遍才递给我,让我回家代他谢谢妈妈。我回到家,家里人正坐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又想到张爷爷一个人在家,对着黑白电视机叹气的样子,便皱起了眉头。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咱们家就三个人,过年也不热闹,你腿脚跑快点儿,把张爷爷请到咱们家来过年。”我“哎!”的一声答应,溜出门去。
我推开张爷爷家没关紧的门,唤了声:“张爷爷。”张爷爷从里屋探出头来,笑着说:“你看爷爷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我正想把这篮子苹果送你们家里去呢,你就来了。”我连忙说着“不用不用”,一边叙述着我来的用意。我紧紧拉着张爷爷,我想,虽然嘴上说这不愿意,可是一个人过春节还是很孤单的吧,于是我说:“爷爷,我们家人太少,正好你和我们一起过还热闹些呢。”爷爷这才同意了。
看着爸爸妈妈的笑脸,张爷爷感动满足的眼神,我觉得,这是我过的最幸福的一个春节,年夜饭要更加美味,鞭炮要更加响亮,烟火要更加绚烂了。这些春节零零散散的记忆,会在我们的记忆里熠熠生辉,变成往昔最美好的见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新春来到,我将迎来全新的起点向目标的终点勇往直前!
温馨的中秋节
人们常说“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意思就是说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正如江南水乡的人们喜欢吃大米,性格也比较温柔、细腻,而北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的性格则比较粗犷、大方。这过起节日来,自然也是有所不同。
我的家乡在安徽,那里群山环绕,溪河纵流,是名副其实的“诗情画意”。我们那所有的人对节日都非常重视,小到重阳、清明,大到春节、国庆,一家老少都会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尤其是中秋节,那过节的情景总是令我难以忘怀。
清晨,我在一阵喧闹声中惊醒。迷迷糊糊的睁眼一看,噢,原来是我那心灵手巧的姥姥正在做月饼,一闻到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的香味,我哪还有睡意?走近一看,我不禁吃惊地叫了起来,只见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便出现在我的面前。老鼠、牛、老虎、兔子……一个个鲜活的月饼活灵活现。只见色、香俱全,不知味道如何,我拿起一块热腾腾的月饼,咬了一口,顿时让我满口余香,真可谓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尝呀!”呀!
中秋节的经典,自然是全家老少欢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月饼的过程。七、八点钟,当月色渐渐笼罩了大地的时候,人们也吃罢了晚饭。长辈们在门前端出桌椅,放好形态各异而又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等待着子孙们的到来。夜幕中玉兔东入,人们欢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不时传来人们的欢笑声;耳旁是虫语蛙鸣,如同一个个出色的演奏家在那儿演奏,伴奏的是宝石般亮晶晶的星星,稀稀疏蔬地散布于辽阔无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银河从西北天际横贯中西,斜斜地泻向那东南大地。可今夜的主角月亮那儿去哪了呢?这时月亮像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后山露出半个脸。渐渐地,它升上了天,顿时使旁边的群星黯然失色,正应了“月明星稀”这个成语。它晶莹纯净,像个水晶球,美极了;它清辉四射,像一盏明灯,美极了。
家乡的中秋,一个充满了喜悦、温馨的中秋。
(来自超级芝麻团【雄鹰展翅英语团】):
这是我以前写的征文,我获得了二等奖:
春节是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现象,说它特殊,因为它不像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的替换或改变的。它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回家团聚,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习惯。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推进,我国也世界的联系显著增强,中国社会由传统进入现代的进程明显的加快了,传统文化的大节---春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真正冲击。春节本来是主体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却成为漂浮在现代文化体系之外的“遗留物”,或一种文化符号,或商业运作的机会。时下洋节流行一些时尚青年可以送圣诞贺卡,但却吝啬春节的祝福。虽然这其中大多是时尚好奇,但的确在消解着传统的春节民俗心理。
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享受着网络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并不一定要以抛弃传统,特别是主动抛弃传统为代价。因为传统与现代并不天然为敌,传统的智慧反而可以作为现代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春节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春节成为我们文化的胎记。传统虽然作为整体的文化体系被打破,但其中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片段,可以作为我们连缀当代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金缕玉衣。尤其是春节这样的民族文化节日,它有着独特的时间优势。在冬尽春来的这样一个自然时节,人们就着天时的便利,举行各种春节的仪式,重温着家庭的亲情,协调的着人际关系,放松身心,脱离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回归传统的休闲。
当然,春节的变化正在发生,春节传统中的确也有需要更新调整的部分。比如祈求神灵的意识应该淡化,繁琐而耗费资财的祭神仪式以及铺张浪费应该减少等。
春节节俗的传承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重视具体的春节民俗事象,特别是那些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具有生活情趣的节俗。正是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春节礼物等民俗节目营造了春节的气氛。
在现代社会时间机器的操纵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焦虑而孤独,我们不妨在民族节日中对礼仪的、象征性的、微细而温情的文化事象多加强调、提倡。
【希望我的作文能给你的作文提供帮助,谢谢!】
【满意请采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