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2024-12-26 17:54:5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关键字: 论文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时需要收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以下是我的几点观点:
一、提供合适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
提供合适情境,是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的情感诱因,是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媒介。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个教学活动的动力发运过程。让学生能带着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带着明确的任务,更积极、更主动、更深入地参与讨论。
二、走进生活 ,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统计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我们在统计教学中,应该努力运用学生身边真实事例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据来源于生活,这样学生就对数据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理成章的投入到统计学习之中。
三、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的基础上,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调查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让学生去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涵着的信息,了解对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统计》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四部动画片,选出大家最喜欢看的一部进行播放。学生的想法各不相同,这可怎么办呢?老师启发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做统计的。统计什么?怎样统计呢?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思考中,他们最先想到举手表决,却没有准确统计出结果,然后又继续想办法,有的学生说站起来这样数的更清楚了,还有说在小组内去统计,然后我们再汇总,最后大家都统一到用投票表决的方法来统计。当数据统计上来以后,如何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呢?让学生利用数据来推断,看哪部动画片,要用数据来说话。恰巧当时这个班正好有一个孩子是请假没来,老师提出问题:如果这名同学也来投票表决,还是去看“多啦 A 梦”吗?学生根据数据利用简单推理也做出了判断。
五、鼓励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根据问题的背景能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体育课上 11 名男同学 100 米 跑的成绩: 13 秒 2、 17 秒、 13 秒 5 、15 秒 8 、12 秒、17 秒、 1 16 秒 7 、15 秒 6 、17 秒、 16 秒 6、 16 秒 7 。
平均数: 15 秒 6 ,中位数: 16 秒 6
(2)如果希望确定一个较高的标准,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答案不唯一)
六、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案例一:有位老师在教学可能性时,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课堂气氛很好,却忽略了对数据的分析。课后却发现学生的作业:“箱子里有5个红球,1个白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填白球,就问我为什么?我认为应先让学生操作实验,用实验获得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频率,用频率来推断概率。这种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让学生既体会了随机性,又感受了数据中蕴含着规律性:摸到红球、白球都有可能,但红球的个数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新课标“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学生产生对数据的亲切感,愿意从数据分析中获取信息,愿意用数据统计来帮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