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上座部佛教与中原佛教的区别

2024-12-29 16:18: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南传上座部佛教(亦称“南传佛教”)指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佛教,中国云南及其周边一带的佛教亦属此系。其教义比较接近原始佛教,注重于教义的字面解释。核心是三相(即无常、苦、无我),以十二因缘讲明人生无常,以五蕴讲明人本无我,以四谛讲明无常无我之苦及其解脱法。崇拜佛牙、佛塔、及菩提树等。在修持上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特别注重禅修。还总体上延伸提倡保持早期的修为方式,如托钵化缘、过午不食、雨季安居等等。传统理论上归纳称其为“小乘佛教”;而中原佛教(严格讲没有这个称谓,理论上只有中国佛教或汉传佛教大概代表这个意思)的教义教理主要依据译经典籍,有多种独立的思想体系。如天台宗(又名法华宗,以《妙法莲花经》为宗旨,以《大智度经》做指南,以《大般若涅槃经》为扶疏,以《大品般若经》为观法,以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为该宗的根本典籍)、三论宗(又名空宗、无相宗、中观宗,讲般若、讲空。依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等立宗)、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慈恩宗,讲法相唯识。以《华严经》《解深密经》《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为主要经籍)、华严宗(又名贤首宗、法界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禅宗(又名达摩宗、无门宗、佛心宗,以《楞伽经》《金刚经》《坛经》为其本典籍,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的大乘派系)、密宗(又名真言宗、瑜伽宗、开元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以《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等为依据,立十住心法,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三密(心、口、意)相应,即凡成圣)、律宗(又名四分律宗、南山律宗、南山宗,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净宗(又称莲宗,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和世亲菩萨的《往生论》为依据,主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等。传统理论上归纳称它们为“大乘佛教”。这就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与中原佛教的形式上之区别。

回答2:

  佛陀在世时根本没有什么上座部,大众部等,也没有什么南传,北传,大乘和小乘的分别。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因为对法与律的诠释的差别所致。僧团当时在教理和戒律上皆是一致,没有多大的差异。南传佛法是肯定我们个人的修行,不依赖佛、菩萨、护法神等的参与,这一点是具有极积的意义的。
  教派的争辩是无谓的,大乘和小乘的分别是大众部佛教徒强加的分法,上座部佛教徒否认这种分法。从律藏来看,属于上座部系统的律有[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巴利律];属于大众部只有[摩诃僧只律]。虽然在经典里[根本有部律](卷45)及[杂阿含769经]曾提到大乘之名,这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在[杂阿含604经]以修行四摄法的称为大士,在[增一阿含经](卷19)也提到大乘的六度;但这些都是部派佛法,不是佛陀在世时的原始佛法,根据口耳传授世代相承的原始佛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北传佛教在理论的发挥上可说超过了南传佛教,但在实践上,我们不可以一概而论,认为北传地区就是大乘的,而南传地区就是小乘的;这些都是无谓的,现在中国佛教空前兴盛的是念佛,素食与空谈,这可以从网页上的言论上清楚看到,而对生老病死的切身问题都没兴趣了。
  南传佛法教义简单朴实,义理清晰,不含迷信色彩,不依赖宗教仪式,或是祈求天神护法;充分肯定个人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修习、彻底开发我们心灵里宝贵的智慧和慈悲;于今生人世、讲求踏实、明白因果业报的道理,寻求向善觉悟的道路;净化我们人生的生活。佛说∶“我们是业的主人,是自己业的继承人,由自己的业而生,是自己业的亲族,依自己的业支撑而活,不论我们造何种业,善的或恶的,我们必将去承担。”

回答3:

南传和北传跟印度佛教向外传播的时间以及地域有关。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中印度恒河流域。佛灭二百多年(公元前3世纪),佛教由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等地,形成了南传佛教。大约在佛灭500-1500年(公元前1-10世纪)期间,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其间佛教陆续由印度往北经中亚细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汉地,称为“汉传佛教”。佛灭1100-1600年(公元7-11世纪)期间,印度本土的佛教发展为“大乘密教”。当时,佛教越过喜马拉雅山传到西藏,故称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因为是由印度往北传播而成,故合称为“北传佛教”。因此,南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佛教早期形式的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藏传佛教传承的是印度晚期的密乘佛教。南传佛教的特点是“保守”——保守佛陀教法的纯洁性,以及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性。在对待佛陀的教导方面,南传佛教坚持三个原则:1.非佛所说不添加;2.佛陀所说不删改;3.如佛所教而遵行。南传佛教认为:作为佛陀的弟子,有义务让佛法纯正无杂地传承下去,以令正法久住世间,让未来的有缘众生也能学习和实践纯正的佛法。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流,强调“圆融”、“慈悲”、“方便”,只要能随顺众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也无妨。北传佛教认为:佛法的目的在于给众生带来利益,所以可因时、因地、因人而调整、变通和发展佛教。正因如此,佛教在中国融合了大量的汉地文化、儒道思想,形成带有浓厚中华特色的汉传佛教。佛教在藏地也一样,吸收了苯教等当地信仰因素,形成现在所看到的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只礼敬、尊奉历史上的苟答马佛陀,并视为导师;不崇拜菩萨、祖师、鬼神等。北传佛教供奉诸多的佛、菩萨、罗汉、金刚、祖师、诸天鬼神等,例如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等;对于人间的佛陀,有人尊为导师,但许多人也视之为“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南传佛教强调持戒、修行止观、四念处等,修行方式以禅坐、经行为主。多数比库也学习经教、说法利生。大部分人希望能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北传佛教的修行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例如参禅、念佛、诵经、持咒、礼佛、拜忏、放焰口、打水陆、放生等等。对于修行目标也多种多样,有人发愿世世常行菩萨道,有人追求往生净土,有人追求明心见性,有人追求即身成佛,有人追求消除业障等等。现在,南传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汉传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汉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藏传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藏蒙地区、尼泊尔、不丹等地。佛教虽然依印度佛教向外传播的时期以及流传的区域而分为南传和北传两大体系,但它们却是同根同源,皆源自印度佛教,而且在许多基本点上都是一致的,比如皆共尊佛法僧三宝,皆注重戒定慧的修持,皆强调智慧与慈悲等等。(采自《您认识佛教吗?》)

回答4:

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以八正道为根本,教法纯正。现存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南越、中国云南边境等地区。本世纪初开始进入西方社会,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中文世界。佛教中小乘佛教即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仅云南独有,传入云南已一千多年,分部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等地,傣族、布朗族、德昂族 几乎是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另有部份佤族也信仰南传佛教。
汉语所指的佛教通常都是汉传佛教,喇嘛教信徒称之为“汉传佛教”,并将喇嘛教定名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信徒认为:“汉传佛教是现存佛教的三大分支之一(另外两个为藏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佛教经由两条路径传入中国,一支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尔后传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故汉传佛教又称北传佛教。另一支则由南印度经海路传至中国南方,为“南传佛教”。

回答5:

最根本的区别是产生的时间,上座部佛教产生在释迦摩尼之后的100年左右。汉穿佛教产生在之后的70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