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太极拳的问题

2024-12-25 07:07: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打人的事我就不说了,你看看杨露蝉的简介,你就知道太极拳能不能打人了。

杨家小传

杨福魁,字露禅,也叫禄缠,河北省永年县人。幼时到河南陈家沟,从陈长兴学习太极拳术。陈立身中正,不倚不靠,状如木鸡,人称为牌位先生。当时从陈习拳者,都是陈族人,异姓很少,杨是外族,遂遭歧视,但他求学心切,毫不心灰意懒。杨居陈家数年,竟无所得。有一天夜晚,杨醒来,听到隔院有哼哈之声,于是起床,爬上墙头,见大屋数间,哼哈之声即由此处传出。他从墙缝窥视(民国年间古迹尚在),看见师傅正教诸徒拿发诸术,十分惊奇。从此以后,他每夜必去偷看,看毕即回卧房,悉心研究,功夫大进。后来陈命杨与诸徒决斗,徒皆败北。陈才惊称杨是天才,于是将其秘术尽授于杨。杨归故里后,将所学之拳授给同乡,从学者甚多。当时称杨拳为化拳,或叫绵拳,因为其动作绵而能化,故名。
后杨到北京,清代王公贝勒等从其学拳者很多,被认命为旗营武术教师。杨性刚强,无论何门何派,都喜欢与人比试。他平时身负一小花枪及一小包裹,遍游华北诸省,凡所到之处,听到有艺高者,则去拜访并与之较量。即使有人自认不敌,亦必强与之较,但并不伤人。因他武艺高超,所向无敌,世称"杨无敌"。
杨生于清嘉庆四年,卒于同治十一年。生三子,长子叫锜,早亡,次子叫钰,三子叫监,都能传父业。杨的生平轶事很多,兹摘录数则,以飨读者。
杨在永年时,曾与人在城墙上相斗,对手不敌,直退到城墙边缘,站立不稳,身体随势后倾,即将坠落,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杨忽于二三丈外,陡跃而前,攀握其足,挽救了对方,使其免于坠墙而亡。
杨善用枪杆,面对轻小之物,用杆一沾便可沾起,毫无闪失。他救火则用杆头拨墙,使火不致蔓延。他还能在马上不用弓弦,只用手指投箭,百发百中,实乃绝技。
有一天正在下雨,杨坐在屋里,看见一人捧铜盆从外面进来,走到台阶前门帘还没揭,脚下踩着苔痕一滑,将要摔倒,杨一跃而出,一手揭门帘,一手扶那人手臂,竟然人未摔倒,水也一滴未撤。他功力之神异,由小见大,由此可见一斑。
又有一天,杨在河畔垂钓,有两位外家名拳师碰巧路过此地,走在杨背后,因为平时慑于其名,不敢当面与杨较量。见杨正在垂钓,以为有机可乘,想从杨身后推其背,将他推入水中,损坏其名声。于是两人相约蹑足而前,从杨身后左右侧,同时快速上前偷袭,杨早已察觉有人暗算,当两人手猛推击时,突然含胸拔背,站成高探马式,只见他背一隆,头一叩,两人竟同时被掷入河中,杨怒斥两人:今日便宜了你们,要是在岸上将再加一手。两人闻言怆惶泅水而逃。
杨到京师北京时,有一位名拳师,嫉妒杨无敌之名,主动提出与杨交手,开始杨拒绝,来人以为杨害怕,更直意请战,杨推辞不下,只好答应了。他声言:君坚决要求交手较量,可请君先击我三拳。拳师听后大喜,于是起拳猛击杨腹部。杨笑声未落,来人已被发出三丈以外。
杨钰,字班侯,人们称他为二先生,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幼时随父习太极拳术,终日孜孜苦练,寒暑不缀,尽管这样,其父仍不放松,使他备受鞭挞,几乎因忍受不了而出逃。他性格刚强,善用散手,喜发人,往往出手见红,被击者常常跌出三丈六尺之外。班侯年青时,曾与一外家拳名师交斗,那人孔武有力,擒住班侯腕部,不让他化开,班侯于是用冷劲发之,名师不支,被击出。班侯颇为自得,回家把事情经过向其父讲述一番,其父露禅讥笑他说:"胜固然可喜,可惜你衣袖已被撕裂,这怎么能说已掌握了太极的劲?班侯忙看自己的衣袖,果真已裂,悻然而退,以后备加勤奋苦练,其功力火候日臻上乘。可惜他不愿多传门徒,以致曲高和寡,终成绝调,实在可惜。班侯卒于光绪十六年,有一儿子,名兆鹏。
杨镒,字健侯,号镜湖,人称三先生,晚年后人称其为老先生。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练功也在幼时。其父严厉,终日督促,不让有丝毫懈怠,以致身心疲惫,不能胜任,曾欲自尽,几次都被发现,救了下来,可见当时练功的刻苦。他性格较兄柔和,从其学艺者甚多,教授大中小三种架子,其功刚柔并济,已臻大成。当时其它门派有善用刀剑的高手,与他交手,他只用拂尘挫敌,每一搭手,人多被他擒拿,处于背动之势,很难接近其身。他还善用枪杆,任何劲力均可发于杆头,遇上他人枪杆,无不被他连人带枪摔跌出去。他往往能同时射击三四只飞鸟。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可以将燕雀止于掌心,不能飞走。可能是因为鸟类在起飞前,两足必先下沉,沉后得势,才可纵身起飞。杨能听其两爪下沉之劲,并随之往下松化,燕雀因无力可借,所以不能飞走。由此可知他听劲与化劲的灵敏奇妙,绝非他人能望其项背。到了晚年,练功常在睡卧时,衣不解带,倏忽即醒,夜深时,侍者常听到他卧房中床作抖动之奇声。他卒于民国六年,无病而逝。据说在临终前数小时,得一梦兆,知道将死,呼家人及门徒,一一叮嘱,到时沐浴更衣,含笑而终。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兆熊,次子叫兆元(早亡),三子叫兆清。
杨兆熊,字梦祥,晚字少侯,后人呼为大先生,生于清同治元年。他7岁时即习太极拳术,性格刚强,亦喜发人,善用散手,有乃伯遗风,功属上乘。其拳架小而刚,动作快而沉,处处求紧凑,其教人亦然。因他好出手即攻,从学者多不能忍受,所以收徒甚少。他对于借劲、冷劲、截劲、凌空劲,确有深功。可惜不愿多传,所以知之者很少。少侯卒于1929年,有一儿子,名振声。
杨兆清,字澄甫,后人呼为三先生,生于清光绪九年。性温和,幼时不甚喜欢拳击,年将弱冠,才开始从父学拳。父在世时,并未深研拳中奥妙,父亲去世后,顿起觉悟,日夜苦练,终负盛誉。其各种功夫由自研而得,真是绝顶聪慧的天才。如果在幼时就从父学习,其造就当不在其父之下。他身材魁梧,外软如棉,内坚如铁,引人发人,均致上乘。他教人多传大架子,以求姿势大开大展,与其父风格迥异。因其性情温和,从学者甚众,誉满南北。澄甫先生卒于1935年,有四子,长子振铭,次子振基,三子振铎,四子振国。
总之,今天论及太极拳,人们无不推崇杨氏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回答2:

太极拳,因其独特的演练方法和显著的健身作用,近年来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普及范围很广,在其健身作用逐渐被社会各界接受以后,其技击作用却经常受到质疑。不同于八段锦等我国传统导引养生功法,太极拳首先是以拳术的面目出现的,而且是很实用的拳术,但是需要把一些本质的东西练到身上才行。当对方拳打来,我开始走化,在走化的过程中,在对方没有感到丝毫的威胁和防备的时候,就被打出去了,同时我自己也并没有用很大的力气,这就是太极拳的技击方法,太极拳本质的东西所在。
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自由搏击的时候,拳术中击法和摔法的实战意义较高,而擒拿用处不大,因为擒拿是一种很讲究运用时机的技击方法,如果熟练程度达不到,反应能力上跟不上时机的变化,硬搬硬拿效果欠佳,只有在拳练到一定程度,听劲能力较强的时候,擒拿才能在实战中运用出来。
初学技击的人,所掌握的技击招式有限,往往是习惯于用几个简单的招式来应敌,较为常见的是运用趔劲、肘劲和靠劲。其中,趔是打横劲,对方拳一来,进身用趔劲就可以把他扔出去;肘法是很一种厉害的技击方法,因为肘的距离贴身近、更容易把周身的劲力走出来、速度更快、转化更快、肘关节硬度比较高、打人比较厉害,历来有“宁挨十拳,不挨一肘”的说法;靠劲较常用的是前肩靠及胸靠,要想增大撞人的力量,一是增加重量,二是提高速度,冲击力的形成就是两个因素,质量乘速度。因而瘦人靠劲打好了,也可以把人打出2、3米远,但是就要求速度特别快,慢了不行,相对而言,胖人打靠劲就容易些了,因为所做的功是一样的,这是物理学的惯性原理。以上这些简单的招式,只要运用熟练,也还是有相当的威力。但是随着对拳的认识的深入,练拳熟练程度的提高,技法的运用也在不断变化,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省劲的技法运用到实战中去,此时再回过头去看,就会感觉那些简单的招数很大程度上只是拼笨力,技巧的含量太低了。
实战对敌时,还应该形成一种意识:注意对方眼神的变化,眼神只要一怒,就应该防备,对方袭击的时候,第一拳是很重要的,只要是能防住第一拳,他后面的动作就较容易受制。还有一种情形在实战中也比较多见,就是很多人喜欢虚晃一下,后面拳跟上来,这也必须留意。
现代法制社会,如果不是出于自卫或职业的需要,自由搏击的能力用处不广——单纯的暴力行动,往往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相对于此,倒是对于武术的痴迷,更容易引人入胜,让人把心思放到对武学的研究上,研究拳理、研究技法。人对拳理的认知程度,决定了练拳的深度,是很关键的,有关拳理的研究,讲得人很多,不论是从古代“易”学原理上讲,还是从现在力学原理上讲,从对拳的认识上看,只是不同时期的文字表述不一样,本质的东西都较为接近,研究较为成熟。相对而言,对于技法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如何把拳的内容充实起来,套路中都暗含有哪些技法,这些技法在实战中又如何能运用出来,这需要进行认真揣摩。练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揣摩的过程。每个动作大概是做什么用的,从身法的变化、对方进攻方法的不同,想象在什么情况下去走这个拳式,然后考虑“度”的问题,拳式运用的分寸,用到什么火候等等,一个拳式往往要揣摩很长很长时间,当自己感觉很有把握的时候,就可以去进行验证了,这就是说还需要有个实践的过程——没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是无法达到运用纯熟的,当确确实实经过反复实践,对任何人都能把这个拳式运用纯熟,而不是说这个拳式只能对部分人管用,或只能对某个人管用的时候,就说明对这个拳式是真正掌握了。
别人说的。我借鉴的。

回答3:

太极拳的确具有防身自卫的功能。但要练成太极拳需要经历三个阶段:1、去拙力;2、练柔力;3、生合力。每个阶段初见成效也要一年左右,故初见端倪也得三年!

回答4:

正宗的太极当然可以防身自卫!有老师带练“推手”,快的话三年可小成,十年大成。大成的话就不单是防身自卫这么小儿科了。当然,你要有真正会传统太极拳的老师且要认真勤学苦练才行!记住:是真正的传统太极拳才行!

回答5:

太极拳当然有防身自卫的功能吗,练熟练就会显现出来他的防身自卫作用。练太极拳上了年纪的人可以,年轻人也可以,只是年轻人好动、动作快而有力,年轻人练太极的不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