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天的仔猪突然死亡是为什么?

2024-11-24 15:58:1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在生产中迅速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仔猪,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但由于仔猪出生后,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因仔猪自身体温调节机能不全,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缺乏先天性免疫力等原因,而导致仔猪患病乃至死亡,造成仔猪成活率低下,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养猪户极为头疼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哺乳仔猪的体温调节、消化机能及先天性免疫力等方面,来探讨仔猪死亡的原因,针对其引发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望对广大养殖户能有所帮助。

1 导致仔猪死亡的原因

1.1 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

1.1.1 仔猪的生理 新生仔猪在生理上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其特点是仔猪体脂肪蓄积过少,仅占体重的2%~3%;体内储存的能量不多;糖的生成体系不发达;肝细胞的线粒体数少,利用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能源的能力低;糖原分解酶活性也低;葡萄糖的异生能力差等。在哺乳过程中,受这几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出生一周后,死亡率超过总死亡数的60%,原因之一是出生后18小时内将肝糖原耗尽,其后消耗有限的脂肪,继而消耗自身的蛋白质,使组织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恶性循环,最终能量耗尽而死亡。

1.1.2 消化器官不发达 仔猪消化器官虽在胚胎时已形成,但结构与功能尚未完善。由于仔猪胃肠容积小,食物的排空(胃内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速度快,15日龄时1.5小时,30日龄时3~5小时,60日龄时为16~19小时,而成年猪为24小时以上。根据这一特点,对哺乳仔猪的饲养,应采取“少喂勤添”的方法,即每天饲喂的顿数应多些,而每顿的喂量应少些,以适应其“易饱易饿”的特点。

1.1.3 消化腺机能不完善 仔猪从出生到断乳为哺乳期,一般的集约化猪厂采用28天或35天断奶,而仔猪在3~4周龄时胃腺机能才能完善,才有反射性胃液分泌。

仔猪的消化酶大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初生仔猪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很低,但随年龄增长活性逐渐增加。仔猪胃液中的消化酶主要是凝乳酶和胃蛋白酶。凝乳酶在出生时已有作用,而初生仔猪胃液内虽有胃蛋白酶原,但由于缺乏盐酸不能将其激活,因此初生仔猪难以消化饲料中的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而仔猪初乳中的乳蛋白主要是靠小肠中的胰蛋白酶来消化的。在20日龄之内胃蛋白酶不具备消化能力,到40日龄时,由于盐酸浓度的增加才具有消化能力。早期给仔猪补料可刺激胃分泌盐酸,促进胃液分泌。

初生仔猪肠腺和胰腺发育比较完全,胰蛋白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Lindeman,1986),食物主要在小肠内消化。仔猪对乳蛋白的消化率可达92%~95%,对猪乳中的脂肪(占猪乳干物质的1/3)可吸收80%,但由于脂肪酶在5周以后才开始分泌,7周达最高峰,故对长链脂肪酸的消化能力较差。另外,胃腺不分泌淀粉酶,小肠黏膜和胰脏从2周龄开始分泌,到3周时,仔猪胰淀粉酶糖的活力才得以提高,才能较好的消化淀粉和其他糖类物质。初生仔猪已能旺盛的分泌肠液,肠液中乳糖酶的活性很高,因此可充分利用乳糖,但由于蔗糖酶与麦芽糖酶的活性较低,故对果糖、蔗糖、木糖等其他糖类的消化率很低,初生10日龄之内很难利用蔗糖。因此,仔猪3周龄前难以利用淀粉,更不能消化禾本科谷物中的可溶性非淀粉碳水化合物。当仔猪发育到3~4周龄以后消化非乳饲料的酶才开始发挥作用如胰脂肪酶、淀粉酶、胃蛋白酶等。 所以,若早期断奶仔猪饲料配合不当,或诱食过迟,未能促使消化酶系提前分泌,势必引起断奶仔猪消化不良,从而导致生长迟缓。

1.1.4 仔猪的营养性腹泻 腹泻通常发生于断奶后的2周内,其死亡率达10%~20%,若发生水样便时,死亡率达40%以上,给养殖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仔猪断奶后腹泻是早期断奶后仔猪最常见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断奶后应激性疾病,多发生于仔猪断奶后7~10天,导致腹泻的机理如下:

仔猪到75日龄以后,其消化能力才能接近成年猪水平。由于哺乳仔猪蛋白质在胃中的初步分解不充分,从而影响了肠道中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对蛋白质的进一步消化,造成蛋白质消化障碍。结果,未消化的蛋白质进入大肠后,将改变大肠内的微生物环境,使致病性大肠杆菌孽生。这些细菌分解肠道中的蛋白质,释放出如尸胺、腐胺、酪胺和组胺等毒素,这些毒素刺激肠壁,引起肠道损伤,从而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消化障碍性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还能逆行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迅速繁殖,到一定数量后,所产生的内毒素和神经毒素增多,将会破坏小肠绒毛,从而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使小肠内的渗透压升高,水分难于吸收也引起仔猪拉稀。神经毒素进入血液后,会导致仔猪全身性水肿,进一步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使仔猪患病甚至死亡。所以适当降低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可有效的减少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但是简单的降低蛋白质水平有可能影响仔猪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因此须通过平衡多种必须氨基酸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

1.2 体温调节中枢未建立 初生仔猪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全,调节体温中枢未建立,适应环境能力差,特别在初生第一天,由于体内贮存能量很少,一遇寒冷,血糖很快降低,如不及时吃到初乳,很难维持正常体温,易被冻死。仔猪的正常体温约 39℃ ,所以刚出生时仔猪需要的环境温度为 32℃~ 35℃ ,如果舍内温度偏低,仔猪体温随之下降,环境温度越低,仔猪体温下降越快,如果长期低温,仔猪易被冻死。仔猪主要靠皮毛、肌肉颤抖、竖毛运动和挤堆取暖等来调节体温,但仔猪被毛少,皮下脂肪少,保温、隔热能力差,所以初生仔猪必须在出生后 2小时内吃到初乳,以增加能量,同时应及时做好保暖工作,关好门窗,加厚垫草,安装电热板或红外灯,保持有足够的温度,才能确保初生仔猪的健康和安全。

1.3 缺乏先天免疫力 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因为免疫抗体是个大分子球蛋白,在胚胎期由于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 6~ 7层组织隔开,限制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向胎儿的转移,故使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到初乳以后,靠初乳把母猪抗体传给仔猪,以后过渡到自身产生抗体,才能获得免疫力。因此,仔猪出生后,尽快让其吃到初乳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一般仔猪在10日龄时,体内会开始产生抗体,30日龄时才能有一定量的抗体,但数量仍很少,此时初乳中的抗体成分也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因此3周龄左右是抗体青黄不接的阶段,此时胃内还缺乏盐酸,随饲料和饮水进入的细菌和病毒未被消灭和抑制,故仔猪极易发生消化道疾病,广大养殖户应尤其注意此阶段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环境的卫生消毒。

1.4 贮存铁不足 在寒冷的冬季或春初季节,舍饲仔猪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病猪精神萎靡,可视黏膜苍白,被毛蓬乱无光,下痢,消瘦衰弱,严重者甚至死亡。其原因主要是体内铁不足或缺乏,仔猪出生后头几周生长发育迅速,每天需铁7~15mg,而母猪供给的铁每天仅为1mg,于是动用体内极其微量的贮存铁,而此时仔猪若生长在以木版或水泥为地面的猪舍内,不能与土壤接触,失去了对铁的摄取来源,又没有采取人工补铁的措施,而使仔猪缺铁严重,加上仔猪出生后7天内胃内缺乏盐酸,获得的铁就更少了,结果血红蛋白合成不足造成生理性贫血。

回答2:

口蹄疫的防治原则:预防全身感染、提高猪群的抵抗力
发生疫病时,不要随意移动病猪。同时加强带猪消毒,尽量保持栏舍的干燥。
发生疫病的栏舍要限定饲养员,尽量做到吃住一起,同时注意饲养员在栏与栏之间鞋的带病毒传播。
发病的猪群尽量少打针,以喂药为主。减少对猪群的应激。多喂一些葡萄糖和维生素药物。
忌用地塞米松(地米会使猪蹄甲脱落更严重)。
发生口蹄疫疫情时的应对措施:
全场猪饮用1:400倍稀释的万金水,清除猪肠道内的口蹄疫病毒。
全场用1:500倍稀释的万金水进行带猪消毒,每天不少于两次。
破溃处和水泡的处理方法:
将万金水原液喷涂在伤口处,每次最少连喷3下,每天3-4次。
用万金水原液浸泡发病的猪蹄30秒,每天2-3次。
用吸附了万金水原液的海绵或者麻袋放在食槽前,让猪在采食的时候能踩在上面,厚度应该高过蹄冠。

除了紧急治疗,万金水最大的好处还在于--预防保健, 通过有规律的给猪饮用“万金水”,达到猪只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效果。
口蹄疫易发季节的预防措施: 饮水保健:1:1000稀释,10天连饮3天 带猪消毒:1:1000稀释,每天至少1次 喷淋消毒:1:1000稀释,对入场人员 洗手消毒:1:100稀释 物品消毒:1:100擦洗

回答3:

不知道你是哪里的,是否有口蹄疫的流行,由于你解剖描述不太详细,只能判断一下几种疾病:口蹄疫的心肌炎,脑炎,急性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胸膜炎
还有就是告诉提问者不光是肺脏疾病才喘和呼吸困难,
更多疑问可以访问我的淘宝咨询店,淘宝网首页店铺搜索艾宗国,专业执业兽医师为您解答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