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2024-12-03 03:32: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和译法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文言固定结构常见的有表疑问的、表反问的、表测度的、表感汉的和表判断的等五种。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孟子·梁惠王上》)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②---④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⑤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⑥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例如:

  ⑦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⑧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常 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例如: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为“恐怕是教我捉虫的地方吧”,“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13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四、表感叹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例如:

  1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1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16痛定思痛,痛何若哉!(《〈指南录〉后序》)

  五.表判断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例如:

  17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18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氏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

  17句中的“是之谓”可译作“这就叫做”,18句中的“此之谓”只能译作“就是说这个”。这两句均为判断句,不过这里的“是”或“此”在古汉语中却是前置的宾语。

  初中古文常见固定格式翻译
  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经常结合起来使用,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由于世代沿用,就成为—种用法和结构都比较固定的习惯句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固定格式。这些固定格式,表示的意义是固定的,不懂得这一点,就不能准确理解句意。这里想对初中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固定格式作简单的归类和分类,以期对同学们翻译古文有所帮助。
  一、表陈述的固定格式
  1.以为,以……为。如:
  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以为”可以是动词,译为“认为”,更多的时候是像上例一样,“以(之)为”的省略,与“以……为”一样,翻译为“把(用)……当作(做)……”。
  2.所以。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所以”表示原因时,译为“……的缘故”,如上例;表示手段和目的时,译为“用来……的(方法)”。
  二、表疑问的固定格式
  1.如何,何如;若何,何若,奈何。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在句中,这些词一般表示询问人、物、事情怎么样或询问做法、打算怎么样,基本上都译为“怎么样”。
  2.如……何。如: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在句中,“如……何”翻译为“对……怎么样”。
  3.何所。如:
  问女何所思?(《木兰诗》)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在句中,“何所”一般译为“所……者为何”。
  三、表反问的固定格式
  1.何……之有?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这种格式的反问话气较强烈,一般译为“难道有……吗”。
  2.不……乎?不亦……乎?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
  这两种格式表示的反问语气较弱,—般译为“不也是……吗”。
  四、表选择的固定格式
  1.其……邪?其……也。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这种格式在表示选择的复句中使用,一般译为“是……呢,还是……呢”。
  2.孰若……。如: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邪?(《童区寄传》)
  在句中,“孰若”译为“何如,哪里比得上”。
  3.与其……孰若……。如:
  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在句中,“与其……孰若……”可以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
  古文中的固定格式,情况比较复杂,对此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整理,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对我们学好古文肯定会大有帮助的。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 相当于被动句

  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