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明白如何区分“资本”“资金”?
两者的分类是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来分的。
资金是指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债券等,其目的为了支付,或是一种价值的储存和中介方式。
而资本则不同了,资本是专用来投资的资金,其目的是为了完成资本-->生产-->(资本+剩余价值)的过程(即西方经济学中的投资过程),从而获得利润或者叫剩余价值,简单讲就是为了钱生钱。
2.会计基础不是说借贷要相等么?那么银行存款增加50万,是不是就是说实收资本减少50万啊?可是这里资本是增加的50万的?
你可能要研究下借贷记账的原理。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因此,“贷”为实收资本正是表明了资金的来源:股东的股本投入;而“借”方表现为银行存款是资金的运用。
当你用银行存款去购买固定资产(如机器)时,银行存款减少,固定资产增加,由此开始了资金的循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