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是龙生九子之一,食量大。饕餮盛宴就是指有很多吃的东西的宴席,即丰盛的宴席。
读音: tāo tiè
出处:《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
注意: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饕餮一词为贬义,不可代指美食家。
其它含义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仆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3、特指贪食者。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4、比喻贪婪;贪残。《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
5、贪婪地吞食。唐 杜甫 《麂》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6、相传为 尧 舜 时的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 ,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
7、复姓。南朝 梁世祖 赐 武陵王 纪 姓 饕餮氏 。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饕餮盛宴
读音:tāo tiè shèng yàn
释义: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是龙生九子之一,食量大.饕餮后来又代指美食家.
饕餮盛宴就是指有很多吃的东西的宴席,有很多美食的宴会.
《字典》与《成语大辞典》中对饕餮的解释,都是负面的,与上述完全相反,知识容不得一点虚假,不知编辑者从哪里获知的信息?
饕餮:以上美食家的意义应该是引申义,饕餮性贪食,以至于吃光了所有之后开始吞噬自己,最后仅剩下了头颅,故而饕餮有贪食,贪婪的本意,但是总归还是和吃食相关
饕餮:taotie.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2、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3、贪吃之人.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很多古语沿用至今早已有了自己的引申义了.即使饕餮这个词本身用来指代贪婪的猛兽,但饕餮与盛宴放在一起如何就不能指代美食佳肴,饮酒作乐.上面作者太过偏激.
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是龙生九子之一.食量大
饕餮盛宴就是指有很多吃的东西的宴席
贪吃的怪兽,龙生九子,其最贪吃。
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