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维多利亚皇朝下的伦敦历史:
到了19世纪,人口再次膨胀,形成了大片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市郊。由于工业革命和贸易迅速增长,人口从1851年的270激增至1901年时的660万.
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经历了大规模的发展。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的开通,公共汽车的营运,以及联系四方的铁路线,使伦敦的市容与交通面貌一新。伦敦市区在19世纪后半期居住人口突降(1851年:128000人;1871年:75000人;1901年:27000人),大量新建的建筑使伦敦从一座乔治风貌的城市转而成为维多利亚特色的城市。
伦敦的污水排放系统和伦敦街头出现的白炽灯都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时候实现的。
19世纪伦敦一批新博物馆建成,包括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 1852)、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 1857)、and the 自然和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 新苏格兰场(New Scotland Yard)则建造于1891年。
白金汉宫,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入主白金汉宫之后,正是这座其貌不扬的建筑群在她统治的64年岁月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神经中枢,成了举世瞩目的最有权势的王宫。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63年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维多利亚时代,1914年以后,英国开始走向衰落。
维多利亚中期的英国为他们的无可匹敌的地位洋洋得意,它这时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西亚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则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则遍及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长期以来早就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我们的棉花地,现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的温暖区域扩展。
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例,在1880年~1890年的10年间,英国年增长率是22%,德国是29%,美国是41%。1890年~1900年这10年英国是34%,德国也是34%,美国是38%。但1900年~1913年,英国平均年增长率只有15%,德国却增长30%,美国增长了39%。1880年,全世界制造品出口总额中有40%以上是英国的,到了1913年英国、德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在制造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变成了29.9%、26.4%和12.6%,英国的下滑趋势是十分明显的。当然这只是相对下滑,从绝对数字上看,英国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维多利亚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富庶,直至它结束时都是这样.
因此19世纪末的皇朝后期,伦敦当时应该不混乱.
19世纪,伦敦有一批新的博物馆建成,包括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1852年)、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1857年)和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年)。新苏格兰场(New Scotland Yard)则建造于1891年。
大英帝国的发展为英国带来了庞大的商机。为了方便产品的输出,以及所需的原料和外来产品的入口,伦敦东部陆续修建了多个大型的船坞。航运业的发展非常蓬勃。
到了20世纪初,伦敦人口已经有660万,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而今天的伦敦仍然是欧洲的最大都市。
大战破坏(20世纪上半叶)
在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伦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受到的破坏仍然有部分可以在今天看到。
1940年代初,纳粹德国空军飞机对包括伦敦在内的英国城市进行了密集轰炸,造成了财产和人命方面的严重损失。
就伦敦而言,该市东部地区受破坏最为严重,部分原因是因为当地为船坞区,是伦敦其中一条物资供应线的开端。不少在伦敦居住的人被迫疏散到英国其他地方。
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下,估计有大约3万5千名伦敦市民丧生,大约5万人受重伤,受损或被摧毁的建筑物数以万计,其中包括圣保罗大教堂、伦敦金融城内的多家教堂。
虽然在大战之后修复工作不断进行,但是,到今日仍然可以看到不少战争破坏留下的痕迹。即便如此,不少新的建筑物也在废墟之中兴建起来。款式新颖的建筑夹杂在古旧的房屋之中,也为伦敦的市容增添了一些有趣的地方。
虽然凯尔特人曾在泰晤士河的一个渡口附近定居,但却是罗马人最先征服伦敦,把仅有一平方英里的土地发展成现在的伦敦市中心。他们建筑了穚和城墙,使当时的伦敦(原名为Londinium)成一个重要的港口及道路的交通枢纽。虽然后来罗马人离开了,但贸易仍然继续进行。这个城市经历过中世纪黑暗时期,也受过撒克逊及北欧海盗入侵,然而这些历史痕虽已经很难在伦敦看到。。在诺曼人登陆前50年,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在西敏斯特建造了他的大教堂和皇宫。
后来,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占据了这个国家最富裕最广阔的城市,修建了白塔(White Tower)(伦敦塔的一部分),并确认伦敦独立和自治。自伊莉萨白一世统治时期起,伦敦迅速扩展。仅用40年里,人口增加了一倍,达至20万人。但在1666年的一场大火,把伦敦中世纪、都铎皇朝(Tudor)和詹姆士时期的建筑烧毁了。这场大火让莱恩有机会修建圣保罗大教堂,成为举世闻名的建筑物。而伦敦亦继续扩大开去。
到了1720年,伦敦已有75万人口。作议会所在地和不断扩张的帝国的中心点,伦敹变得越来越富裕和重要。乔治时期对称的建筑和住宅区取代了所有中世纪的痕。到了19世纪,人口再次膨胀,形成了大片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市郊。由于工业革命和贸易迅速增长,人口从1851年的270激增至1901年时的660万。
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把很多以前留下来的成果毁灭了。二战时纳粹空军把伦敦很多乔治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特色的景物摧毁。市中心被攻陷,和东区大片土地被夷平地。大战结束,炸毁过后的废墟只是盖上简陋的房屋。港口区也失去了地位,所有船运移到蒂尔伯里港口(Tilbury)去。到了起飞的80年代,凭着戴卓尔夫人的自信及撤消管制政策,港口区在10间重新振作起来。不过被一班业主垄断了这个地方,比纳粹空军好不了多少。
踏入90年代,在贝理雅的工党的执政下,伦敦又在世界级城市榜上有名。英镑升值,流行音乐、潮流物品、歌影红星的名字涌现。2000年5月,贝理雅的克星利文斯东(Ken Livingstone)成为伦敦市长,反对出卖地铁的计划,以及争取改善公共运输和安全。随着耗资建造的白色千年檀(Millennium Dome)、观景巨轮「伦敦之眼」(London Eye)、泰德现代艺术馆(连接结构平凡的千年桥(Millennium Bridge))和大英博物馆新增的迎宾大厅,伦敦已变得面目全非。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伦敦的生活费用一年比一年贵,消费指数继续暴升,贫富悬殊的情况越趋严重。
英国19世纪的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除了养育九个孩子、子孙遍布欧洲皇室外,对国政几乎什么成绩都没有。而这位不太干事的女王的在位期间,却正是英国人津津乐道的空前繁荣的维多利亚时代
她继位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已建立一百多年,趋于成熟。君主立宪本为限制王权,其时国家权力中心不在国王而在议会,19世纪改革更使民选下议院成为权力中心;由议会产生的责任内阁具体负责国政外交。尊重法官与司法独立的法治体制,确立得更早。自安妮女王1708年之后,国王再也没有行使过否决权,只是虚位君主罢了。如此体制,维多利亚女王除了在公共场合摆摆pose、讲讲新年贺词、生生小孩,还有必要干其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