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一) 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 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食及半流食为宜。脱水轻且不呕吐者可用口服补液,如因严重吐泻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者,则须静脉输入葡萄糖、生理盐水及电解质,酸中毒时则须静脉输入碱性液。 2、病原治疗 (1)喹诺酮类:可用诺氟沙星(norfloxacin)成人每次0.2~0.4 g,每日4次口服,小儿每日20~40mg/kg,分3~4次服用,疗程 5~7 日。亦可与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合用可提高疗效,成人0.2g,日2次,小儿每日5~8mg/kg,分2次服用。亦可用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氧氟沙星。(2)复方磺胺甲噁唑又称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 ,每日2次,儿童酌减。 3、对症治疗 高热可用退热药及物理降温,腹痛剧烈可用解痉药如阿托品及颠茄。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酌情小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 慢性菌痢 : 1、应采用全身治疗,如生活规律,适当锻炼,进食富营养易消化少渣无刺激的食物,积极治疗并存的慢性疾病。 2、病原治疗 (1)应抓紧病原菌分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助合理选择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2)可联合应用2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疗程须长,须重复1~3个疗程。(3)亦可应用药物保留灌肠疗法,可用0.5%卡那霉素或0.3%黄连素或5%大蒜液,每次100~200ml,每晚一次,10~14日为一疗程。灌肠液内可加用小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3、对症治疗 (1)针对肠功能紊乱可用镇静、解痉药物。(2)慢性腹泻尤其应用抗菌药物后,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可应用微生态制剂如乳酸直菌或双歧杆菌制剂等进行纠正。 (三) 中毒型菌痢 1、一般治疗 同急性菌痢。2、病原治疗 可用环丙沙星,0.2~0.4g静脉滴注,一日2次,亦可用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待病情明显好转后可改用口服。亦可应用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每日4~6g,分2次加入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 : (1)降温镇静:应积极用退热药及物理降温,如体温不降并伴躁动不安及反复惊厥者,可用亚冬眠疗法,氯丙嗪及异丙嗪各1~2mg/kg肌注,反复惊厥者可予以安定、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钠。 (2)休克型:①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快速静脉滴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儿童10~15ml/kg,成人500ml)及葡萄糖盐水,待休克好转则继续静脉输液维持。同时予以5%碳酸氢钠3~5ml/kg纠正酸中毒。②血管活性药:在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如山莨菪碱解除微血管痉挛,成人每次10~30mg,儿童每次0.2~2mg/kg静脉输入,每5~15分钟一次,待面色红润、四肢转暖及血压回升后可停用。如血压仍不回升则可用升压药,可用多巴胺及阿拉明或酚妥拉明。③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有心力衰竭者可用西地兰。④可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脑型:①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每次1~2g/kg快速静脉推入,6~8小时可重复使用。②防治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衰竭则可应用呼吸兴奋剂
菌痢各型治疗方法 (一)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服补液盐(ORS),呕吐者需静脉补液,每日1500ml~3000m。小儿按150~200lml/kg/日,以5%葡萄糖盐水为主。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用氢可琥珀酸钠100mg加入液体中静滴,或口服强的松10~20mg,以减轻中毒症状。 2.病原治疗 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2种抗菌药物,可酌情选用下列各种药物: (1)磺胺类: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加甲氧苄胺嘧啶(TMP),即复方新诺明(SMZco),1.02次/日,首次加倍,儿童50mg/kg/日,连用5~7日。 (2)喹诺酮类: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阻止DNA合成,有杀菌效果。此外组织渗透性强,少有耐药产生。①吡哌酸(PPA)0.53次/日或1.02次/日,连用5~7日。②氟哌酸(NFLX)0.4,2~3次/日。③氟啶酸(ENX)0.1,3次/日,小儿酌减。 (3)抗生素:可适当选用庆大霉素(8万u2次/日,小儿3000~5000u/kg/日,或卡那霉素0.52次/日)肌注或静滴,疗程均为5~7日。还可选用丁胺卡那霉素、磷霉素及头孢菌素类等。 (4)利福平:对痢疾杆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 3.中医中药治疗:①辨证论治:表未解里热已盛者应表里双解,用葛根黄连汤加减;湿重于热者应利湿清热,用胃苓汤加减;热重于湿者应清热利湿,用白头翁汤加减;湿热互滞者用芍药汤加减。②黄连素0.4g,每日3次,儿童30 mg/kg/日,连用5~7日。生大蒜口服。③亦可选用马齿苋、地榆、苦参、地锦草等单方草药煎汤口服,早晚各一次。 4.针刺:取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或止痢穴(左下腹相当于麦氏压痛点部位)。配止泻、曲地、阳陵泉等强刺激,不留针。 (二)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1.抗感染 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静脉给药,待病属于情好转后改口服。具体抗菌药物同上。 2.控制高热与惊厥 (1)退热可用物理降温,加1%温盐水1000ml流动灌肠,或酌加退热剂。 (2)躁动不安或反复惊厥者,采用冬眠疗法,氯丙嗪和异丙嗪1~2mg/kg,肌注,2~4小时可重复一次,共2~3次。必要时加苯巴比妥钠盐,5mg/kg肌注,或水合氯醛,40~60mg/kg次,灌肠,或安定0.3mg/kg/次,肌注或缓慢静推。 3.循环衰竭的治疗: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有:①扩充有效血容量;②纠正酸中毒;③强心治疗;④解除血管痉挛;⑤维持酸碱平衡;⑥应用糖皮质激素。 4.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1)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的应用,既改善微循环,又有镇静作用。 (2)脱水剂: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0/kg/次,4~6小时一次,可与50%葡萄糖交替使用。 (3)地塞米松:0.5~1.0mg/kg/次,加入莫菲滴管中静滴,必要时4~6小时重复一次。 (4)吸氧,1~2立升/分,慎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与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器。 5.中药:生脉散或枳实注射液,静脉或肌肉使用,以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抗休克。 (三)慢性菌痢的治疗 1.寻找诱因,对症处置。避免过度劳累,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体质虚弱者应及时使用免疫增强剂。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切忌滥用抗菌药物,立即停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改用酶生或乳酸杆菌,以利肠道厌氧菌生长。加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叶酸等,或者口服左旋咪唑,或肌注转移因子等免疫调节剂,以加强疗效。 2.对于肠道粘膜病变经久有愈者,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150ml,或加氢化可地松100mg,或5~10%大蒜溶液150ml加强地松20mg及0.25%普鲁卡因10ml,保留灌肠,每晚一次,10~14日为一疗程。
诺氟沙星、黄莲素片、整肠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