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读后感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清代学者彭端淑所著《为学》开篇阐明自己的观点,又用贫富二僧的故事,论证了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
古今中外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发明家的非凡能力,都是出于他们长期不懈的努力。他们竭尽全力,备尝艰辛,百折不挠,终于成就大业。比如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7岁上学时被老师看成笨学生,只上了三个月学,被迫辍学回家,在妈妈的指导下,自学了英语、算术、化学、地理、历史等多门课程。他12岁时,由于家境贫苦,不得不在火车上一边卖报,一边做实验。一次化学药品着火,车长愤怒之下的一耳光,使他右耳失聪,被迫流浪的他,继续寻找职业,但他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刻苦的自学和实验,终于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发明家,他一生共发明了发报机、留声机、电灯、电影机、蓄电池等一千多项得发明,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天才”。
天才出于勤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从小就要有远大的报负,扎扎实实地学好文化知识,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十分重要,有时甚至还会意义非凡。考好了,心里会甜滋滋的 ,随之而来的是老师的赞扬、同学们的羡慕和父母的喜悦;考得不好,老师会失望,父母会生气,还可能会面对同学轻视得眼光和讥讽的话语。以我微薄之见,考好则已,考不好也别灰心,如果上要考虑长辈的夸奖,下要考虑同学的冷嘲热讽,则必败无疑。考好不骄,考不好不气馁,以平常的心态去应考,反而能考好。但是,说的倒十分容易,做到反而变得困难。
就拿这次期中考试来说吧。我是抱着十足的信心来应考的。从早到晚,考试以后,都十分疲惫和担心,时间仿佛静止了,度日如年,考得好和考不好这两个词在心里打架,晚上一觉酣睡才好一些。
第二天是数学考试。考完,我便四处问讯数学答案,以便与自己的答案相对,跟着就是几声“耶!”的欢呼,因为那时我已经感觉到我是没感到自己会考砸。现在就看英语了。我紧张得心里好似有几只小兔子不断地在跳动,并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动的节奏。考完后我在心里祈祷:但愿英语能给我一个满意得结果吧!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战国先秦儒家代表人物荀子(xun)的《劝学》一文中的句子。它充分的说明了在学习上,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才能达到金石可镂的地步。让我们发扬这种精神,在学海上扬帆,奋勇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