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回族结婚,对方必须也皈依伊斯兰教,所以无常后依然按照伊斯兰教习俗埋葬,而且对方无常后一般也是按照伊斯兰教习俗埋葬的。
回族在人逝世后,一般都称“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了。“无常”是回族穆斯林的汉语专用语,即逝世的意思。
“毛提”是阿拉伯语,也即逝世之意。“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的称法。
如泉州现在就把逝世称为“归真”。回族无论怎么称呼逝世,但都忌说“死”这个词。为什么呢?这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因为伊斯兰教把死当做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并把他理解为“嘎来布”(肉体)的消失和“罗罕”(精神)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而不是生命的归结。所以,久而久之,在回族人当中形成了一种习惯,忌说“死了”。
扩展资料:
回族的丧葬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根据伊斯兰教教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真主降示的,人也不例外 。人降生后要按照真主颁示的经典处世做人,努力行善做好事。
当人到老来,死期临近,唯祈求真主使其 善终,再回到真主那里去,即“归真”。伊斯兰教教义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规律,并不令人畏惧。这是回族穆斯林对死亡的看法。
回族人在临终前,一般都注意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请阿訇给病人念“讨白”,祈祷真主饶恕病人的罪过,要求病人忏悔和反省自己。
二是要“口唤”,即平时接触的邻里乡亲、朋友与病人如果发生过口角、矛盾,甚至结下仇恨的,这时要主动向病人说“色俩目”要“口唤”,讲明原情,消除误会与隔阂,互相原谅,愉快地了结往事。
三是病危时,要求周围肃静,不乱哭乱喊,嬉笑吵闹,要屏除各种噪音,甚至停止行走。除了病人的亲骨肉和守候在病人身旁的阿訇或在群众中德高望重并懂得伊斯兰教教规的人以外,其他人均不能人室,直到病人逝世。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回族
人民网-回族民情风俗
从习俗上来说,回族女不外嫁,但男的可以娶外族;组建家庭后外族女的都要随着信宗教。
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如果你没有能够说服对方一起信教,你可能随男方习俗比较容易处理些。(以上只是同胞之间给你的一点建议,说的不对可以不用理会)
这个问题,看她自己还有她娘家有没有信仰啦,如果仍然保持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那家里可以说帮不上什么忙,自然会有清真寺的人或者他娘家来处理她的尸体,如果她没有信仰,但娘家有信仰,还是土埋,为什么穆斯林大多都有祖坟,要葬在一起,但要是都没有信仰,年纪又大,娘家又没什么人,而且还是跟着丈夫,婆家,胡吃胡喝那种,那火葬场,直接火葬场.
结婚前,一方要随回族的一方先入教,那他(她)就成为穆斯林了,死了自然按穆斯林葬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