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的阴阳失调是什么意思?

2025-01-04 15:52:2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医学上的【阴 阳】(附五行)

阴阳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朴素的辩证唯物观点去观察、认识世界和说明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以及诊断 、治疗、药物等几方面的理论,它对中医临床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 、 阴 阳 学 说 的 基 本 概 念
阴阳是一切事物矛盾双方的总概括,也是祖国医学用以解释医学上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学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

根本规律。”我们必须遵照这一教导,来解释和运用阴阳学说。
阴阳作为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其一定的分属规律,可以概括如下:
一般说凡是具有积极的、亢进的、兴奋的、热的、动的、强壮的、光明的、无形的、轻的、在外的、向上的、向外的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特性 相反的则属于阴。如: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味为阴......以此类推,都可以按其一定的属性分别归纳为阴 和阳两个方面。
但是事物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不变的,必须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决定。例如:以胸与腹而言,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若以胸与背
而言,则胸又属阴,背则属阳。又如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而五脏之中心属阳,肾又属阴;一个脏器也具有阴阳两方面,如:肾阴、肾阳。肝阴、肝
阳等。这就是祖国医学中所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阳属性必须灵活、恰当的掌握。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概括事物对立统一的阴阳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阴阳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概括如下:
(一) 阴阳互根
阴阳是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无所谓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就是
说明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各器官的机能活动(阳),必须赖于营养物质(阴)的供给才能发挥作用:而营养物质又要靠器官机能活动才能不
断化生。因此,营养物质是产生机能活动的资源,而机能活动又是生化营养物质的动力。这种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就是阴阳互根的具体表现。
(二) 阴阳消长
阴阳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斗争变化过程。例如: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阳),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
质(阴),这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生化,有必然消耗一定能量(阳),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在生理状态下,
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如果阴阳消长不能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时,便将造成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疫病。所谓“阴盛
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盛则寒”、“阳胜则热”,就是阴阳消长在病理情况下的具体表现。
(三) 阴阳转化
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各自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明这一道理的,临
床上常见的由表(阳)入里(阴),由热(阳)转寒(阴),由实(阳)变虚(阴),由里(阴)透表(阳),有寒(阴)化热(阳),由虚(阴)
变实(阳)等,都是阴阳转化的现象。具体地说,如一个患高烧、面红、咳嗽、胸疼、脉数有力地阳证热证的肺炎病人,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会出
现手足不温、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的阴证虚寒证现象,这是由阳证向阴证转化的例子;又如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表现为不发烧,咳嗽无力、咳色白
泡沫状痰时,属阴证寒证,若病情变化出现发热、咳嗽气喘、咳吐黄稠痰时,属于阳证热证,这是阴证向阳证转化的例子。这种转化是在事物变化的
物极阶段,祖国医学叫做“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掌握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及阴阳转化的规律,可以“执简驭繁”,洞察病情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
二 、 阴 阳 学 说 在 医 学 上 的 运 用
(一) 在生理上的运用
人的生命以及少、壮、衰、老等种种生理变化,人体的解剖部位及各脏腑的生理机能,都可以用阴阳来说明。如按人体部位分: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背为阳,胸腹部为阴。按人体的内外分:体表为阳,体内为阴。按脏腑分: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阳,五脏( 心、肝、脾、肺、肾)为阴。按气血分:气为阳,血为阴。按各组织器官的物质和机能活动分:机能活动为阳,机能活动的物质为阴。按生理活动功能分:兴奋者为阳,抑制者为阴。总之,人体内外、上下、脏腑、气血、质能都存在者阴阳相对的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保持相对的平衡,维持着人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 在病理上的运用
人体的阴阳必须经常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人才能健康无病。所谓疾病,无非是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一般临床上所见到寒证、虚证、机能衰退的都属阴证;而热证、实证、机能亢进的都属阳证。一般机能减退,热力不足的属阳虚;热而亢盛,机能亢进的属阳亢。精、血、津液不足的属阴 虚;过盛或淤滞的属阴盛。但是阴阳盛衰,不是阴阳单方面的问题,而是互相影响的,即“阴消则阳长”“阳长则阴消”“阳消则阴长”“阴长则阳消”,正反映了阴阳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的过程。若“阴阳离决”,生命就频于死亡。
(三) 在诊断上的运用

《内经》中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证候虽繁杂多变,但基本可概括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在诊断上必须分清阴证与阳证,然后分别阴阳的盛衰虚实,才能进一步辨证立法,正确的处方用药。例如: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阴盛可引起阳衰,而出现怕冷、手足凉、面色苍白、自 汗、小便清长、舌质淡、脉虚等阳气不足的症状;阴虚可引起阳亢,而出现面赤、身热、烦躁、口渴、便干、尿赤、舌质红、脉数等阳亢的症状,前 者应以“祛寒摄阴”为治,后者则以“滋阴抑阳”为法。
(四) 在治疗上的运用
《内经》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协调阴阳,针对阴阳的盛衰,进行补偏救弊,使体内阴阳恢复新的平
衡。如阳盛用阴药,阴盛用阳药,目的是泻其有余;阳虚用阳药,阴虚用阴药,目的是补其不足,这是中医治病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
(五) 在药物上的运用

药物分寒、热、温、凉四气;酸、苦、甘、辛、咸无味;升、降、浮、沉等,也可按阴阳来区分。温、热性的药物属阳,寒、凉性的药物属阴;

辛、甘、淡味的药物属阳,酸、咸、苦味的药物属阴;升浮发散的药物属阳,沉降、涌泄(即吐泻)的药物属阴。知道了药物阴阳的属性,在临床上就可以恰当地运用各种药物。
附 “五 行”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的总称,它们各具有一定的特性,中医用以说明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五行与五脏有

一定的归类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是:
(一) 相生规律

相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意思。在相生关系中,每一行都有“生我”与“我生”两方面的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二) 相克规律

相克是互相制约、维持平衡的意思。在相克关系中,每一行也有“克我”与“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称“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其规律

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三) 制化规律

事物内部的生克关系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相生之中寓有相克,而相克之中寓有相生,方能保持人体的相对动态平衡。这种相生

相克的协同关系称为制化规律。其规律是: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水克火、火生土、土克
水;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四) 乘侮规律

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过度的相克

,其规律同相克;“相侮”类似反克,即本来是自己所克胜的,却反而被他克胜,其规律与相克恰恰相反。“相生”“相克”是说明生理状态,“相
乘”“相侮”是病理现象,中医运用这些“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来说明脏腑之间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相互关系。例如:肝(木)太旺,往往引起脾胃(土)的功能减退,中医就用“肝木乘脾土”来加以概括;又如肾(水)有余(火亏水盛)往往引起脾(土)虚性的腹泻,
中医就用“水反侮土”来解积;再如肾(水)阴不足,常可引起肝(木)阴不足,中医就用“水不涵木”来加以说明等。
从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的运用上来看,中医诊治疾病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个脏腑或一个局部症状,而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各脏腑器官之
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之一。
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阴阳主要用来说明人体的对立统一规律,五行主要用来说明人体内部的复杂联系及生克制化规律。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的解释宇宙”。因此,不能把中医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相等同混淆。尤其是五行学说他虽然认识到人体内外环境是相互联系的,但他还没有能够真正的揭示出这种关
系的实质。至于它以五行推演归类,对复杂的事物进行机械的推理,甚至主观臆测等方面,就很难避免陷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了。
我们学习阴阳五行学说,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绝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

回答2:

阴阳失调是指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

回答3: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源头,是指人的阴阳消长失去了平衡的统称。
可以通过调和阴阳得到改善,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补充肾部营养调理阴阳失调,每天服用博启健,使用一段时间可以从根本上调节肾上腺激素,充实肾气,补充肾部营养,改善肾功能,从而使阴阳重新平衡。
2、日常可以做一些理疗,比较常见应用于刮痧、拔罐、针灸、按摩等方式,对于身体的阴阳进行综合调理。
3、更换环境,对于身体寒气特别大的人,可以考虑温暖的环境或者偏炎热的环境,可以使体内的寒气去除。
4、日常通过生活作息、饮食来进行调整,要饮食规律。

回答4:

阴阳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朴素的辩证唯物观点去观察、认识世界和说明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以及诊断 、治疗、药物等几方面的理论,它对中医临床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 、 阴 阳 学 说 的 基 本 概 念
阴阳是一切事物矛盾双方的总概括,也是祖国医学用以解释医学上对立统一关系的一种学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

根本规律。”我们必须遵照这一教导,来解释和运用阴阳学说。
阴阳作为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其一定的分属规律,可以概括如下:
一般说凡是具有积极的、亢进的、兴奋的、热的、动的、强壮的、光明的、无形的、轻的、在外的、向上的、向外的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特性 相反的则属于阴。如: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味为阴......以此类推,都可以按其一定的属性分别归纳为阴 和阳两个方面。
但是事物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不变的,必须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决定。例如:以胸与腹而言,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若以胸与背
而言,则胸又属阴,背则属阳。又如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而五脏之中心属阳,肾又属阴;一个脏器也具有阴阳两方面,如:肾阴、肾阳。肝阴、肝
阳等。这就是祖国医学中所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阳属性必须灵活、恰当的掌握。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概括事物对立统一的阴阳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阴阳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概括如下:
(一) 阴阳互根
阴阳是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无所谓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就是
说明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各器官的机能活动(阳),必须赖于营养物质(阴)的供给才能发挥作用:而营养物质又要靠器官机能活动才能不
断化生。因此,营养物质是产生机能活动的资源,而机能活动又是生化营养物质的动力。这种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就是阴阳互根的具体表现。
(二) 阴阳消长
阴阳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斗争变化过程。例如: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阳),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
质(阴),这就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生化,有必然消耗一定能量(阳),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在生理状态下,
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如果阴阳消长不能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时,便将造成某一方面的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疫病。所谓“阴盛
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盛则寒”、“阳胜则热”,就是阴阳消长在病理情况下的具体表现。
(三) 阴阳转化
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各自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明这一道理的,临
床上常见的由表(阳)入里(阴),由热(阳)转寒(阴),由实(阳)变虚(阴),由里(阴)透表(阳),有寒(阴)化热(阳),由虚(阴)
变实(阳)等,都是阴阳转化的现象。具体地说,如一个患高烧、面红、咳嗽、胸疼、脉数有力地阳证热证的肺炎病人,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会出
现手足不温、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的阴证虚寒证现象,这是由阳证向阴证转化的例子;又如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表现为不发烧,咳嗽无力、咳色白
泡沫状痰时,属阴证寒证,若病情变化出现发热、咳嗽气喘、咳吐黄稠痰时,属于阳证热证,这是阴证向阳证转化的例子。这种转化是在事物变化的
物极阶段,祖国医学叫做“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掌握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及阴阳转化的规律,可以“执简驭繁”,洞察病情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
二 、 阴 阳 学 说 在 医 学 上 的 运 用
(一) 在生理上的运用
人的生命以及少、壮、衰、老等种种生理变化,人体的解剖部位及各脏腑的生理机能,都可以用阴阳来说明。如按人体部位分: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背为阳,胸腹部为阴。按人体的内外分:体表为阳,体内为阴。按脏腑分: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阳,五脏( 心、肝、脾、肺、肾)为阴。按气血分:气为阳,血为阴。按各组织器官的物质和机能活动分:机能活动为阳,机能活动的物质为阴。按生理活动功能分:兴奋者为阳,抑制者为阴。总之,人体内外、上下、脏腑、气血、质能都存在者阴阳相对的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保持相对的平衡,维持着人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 在病理上的运用
人体的阴阳必须经常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人才能健康无病。所谓疾病,无非是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一般临床上所见到寒证、虚证、机能衰退的都属阴证;而热证、实证、机能亢进的都属阳证。一般机能减退,热力不足的属阳虚;热而亢盛,机能亢进的属阳亢。精、血、津液不足的属阴 虚;过盛或淤滞的属阴盛。但是阴阳盛衰,不是阴阳单方面的问题,而是互相影响的,即“阴消则阳长”“阳长则阴消”“阳消则阴长”“阴长则阳消”,正反映了阴阳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的过程。若“阴阳离决”,生命就频于死亡。
(三) 在诊断上的运用

《内经》中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证候虽繁杂多变,但基本可概括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在诊断上必须分清阴证与阳证,然后分别阴阳的盛衰虚实,才能进一步辨证立法,正确的处方用药。例如: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阴盛可引起阳衰,而出现怕冷、手足凉、面色苍白、自 汗、小便清长、舌质淡、脉虚等阳气不足的症状;阴虚可引起阳亢,而出现面赤、身热、烦躁、口渴、便干、尿赤、舌质红、脉数等阳亢的症状,前 者应以“祛寒摄阴”为治,后者则以“滋阴抑阳”为法。
(四) 在治疗上的运用
《内经》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协调阴阳,针对阴阳的盛衰,进行补偏救弊,使体内阴阳恢复新的平
衡。如阳盛用阴药,阴盛用阳药,目的是泻其有余;阳虚用阳药,阴虚用阴药,目的是补其不足,这是中医治病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则。
(五) 在药物上的运用

药物分寒、热、温、凉四气;酸、苦、甘、辛、咸无味;升、降、浮、沉等,也可按阴阳来区分。温、热性的药物属阳,寒、凉性的药物属阴;

辛、甘、淡味的药物属阳,酸、咸、苦味的药物属阴;升浮发散的药物属阳,沉降、涌泄(即吐泻)的药物属阴。知道了药物阴阳的属性,在临床上就可以恰当地运用各种药物。
附 “五 行”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的总称,它们各具有一定的特性,中医用以说明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五行与五脏有

一定的归类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规律是:
(一) 相生规律

相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意思。在相生关系中,每一行都有“生我”与“我生”两方面的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二) 相克规律

相克是互相制约、维持平衡的意思。在相克关系中,每一行也有“克我”与“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称“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其规律

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三) 制化规律

事物内部的生克关系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相生之中寓有相克,而相克之中寓有相生,方能保持人体的相对动态平衡。这种相生

相克的协同关系称为制化规律。其规律是: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水克火、火生土、土克
水;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四) 乘侮规律

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过度的相克

,其规律同相克;“相侮”类似反克,即本来是自己所克胜的,却反而被他克胜,其规律与相克恰恰相反。“相生”“相克”是说明生理状态,“相
乘”“相侮”是病理现象,中医运用这些“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来说明脏腑之间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相互关系。例如:肝(木)太旺,往往引起脾胃(土)的功能减退,中医就用“肝木乘脾土”来加以概括;又如肾(水)有余(火亏水盛)往往引起脾(土)虚性的腹泻,
中医就用“水反侮土”来解积;再如肾(水)阴不足,常可引起肝(木)阴不足,中医就用“水不涵木”来加以说明等。
从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的运用上来看,中医诊治疾病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个脏腑或一个局部症状,而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各脏腑器官之
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之一。
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阴阳主要用来说明人体的对立统一规律,五行主要用来说明人体内部的复杂联系及生克制化规律。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的解释宇宙”。因此,不能把中医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相等同混淆。尤其是五行学说他虽然认识到人体内外环境是相互联系的,但他还没有能够真正的揭示出这种关
系的实质。至于它以五行推演归类,对复杂的事物进行机械的推理,甚至主观臆测等方面,就很难避免陷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了。
我们学习阴阳五行学说,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绝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

回答5:

给身体带来不平衡